10年专注苗木产品质量有保 售后7×24小时服务
24小时咨询热线:4006666666
联系我们
苗木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666666
地址 :中国·北京
联系人:陈经理
您的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热门话题

衡阳景观苗木哪家好卖(农村空地种什么最来钱)

时间:2023-10-17 作者:admin666ss 点击:

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衡阳景观苗木哪家好卖】,以及【农村空地种什么最来钱】的知识点。如果您能从中获取启发,那就是我们开心的事了,现在开始吧!

衡阳景观苗木哪家好卖,农村空地种什么最来钱?

农村空地,种植特色新品种苗木,最来钱!

如今农村荒山和空地是个宝!

农村的荒山、空地如今可是个宝啊!种树最合适了。

自从2020年开始,国家开始严格执行退林还耕政策,基本农田不准种树,浙江、江苏一带的苗圃,不得不退出基本农田,他们要重新寻找能种树的土地。

当然了,浙江、江苏的苗圃退出基本农田,当地政府也有相应的补偿金,拿浙江金华来说,平均每亩土地补偿金在2万元左右,高的也有5万元/亩。

衡阳景观苗木哪家好卖(农村空地种什么最来钱) 热门话题

这些苗木商人,在2020年下半年的时候,就开始到处找适合种树的空地和荒山,尤其是靠近浙江的江西和安徽,很受浙江人青睐。

在2022年的时候,一些浙江的苗木商人,都已经找到了湖南、湖北一带,比如湖北的襄阳、随州一带,安徽的滁州,宣城一带,浙江人很多。

浙江苗木商,走在时代最前沿

浙江商人遍布全世界,主要以温州、宁波、金华、绍兴、台州为主。而浙江种植苗木主要以金华和萧山为主,萧山主要是生产一些灌木和花卉为主,而乔木主要以金华为主。

浙江人做生意总是走在时代的最前沿,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也是走在行业的最前沿。就拿苗木来说,浙江人总是爱种植新品种苗木。

最开始从美国进口的红叶石楠,美国红枫,娜塔栎,彩叶豆梨,日本樱花,加拿大紫荆,北美红栎、北美枫香,美国紫薇,北美冬青,也都是最先从浙江开始的。

美国红枫

浙江的苗农信息灵通,一开始种植新品种的人,都发了大财,后面跟着种树的人,也发了财。但是过了第一个苗木周期(7-10年)之后,再跟着种新品种的人,赚的钱就少了至少一半了。

比如美国红枫,在2002年开始种植的时候,浙江最先开始,在2008年的时候,一棵米径12cm的美国红枫,价格高达1.5万元,后来价格还一直攀升。

一亩地可以种植50棵,每亩收益就是70多万元。绍兴一家苗圃,2005年一共种植了500亩美国红枫,在2012年就全部售完。这500亩的毛收益就是3.5亿元!

类似的例子很多,还有红叶石楠,日本樱花,美国紫薇,北美冬青等,在浙江苗木界,有着许许多多的种树造富神话。

浙江苗木商,有一个共同点:抢先一步种植新品种。

种树致富,父子相传

浙江的农田种植粮食的比较少,大部分农田都在种树,只有少部分农田用来种植一些粮食自己吃。事实表明,种树的收入远高于种植粮食,所以种树的积极性很高。

浙江很多苗圃,都是父子相传,父亲一辈种树发了家,致了富,父亲退休以后,儿子子承父业,也种起了树。

两代人都有共同特点:经常会去主动寻找新品种的苗木,他们会经常参加一些展览会,光光浙江的苗木展览会就有不少:萧山,金华,长兴三个,时间各不相同,全国知名度都很高。

在互联网时代,他们更是主动通过互联网了解一些新品种。因为他们深信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一招鲜,吃遍天。

他们种树有一个准则: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退。

新品种推荐目录

我作为一名园林设计师,从事园林设计工作20年了,发文推荐一些景观价值高,经济效益高的新品种苗木,农村可以利用荒山、空地种植。

一方面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绿化工程能栽植更多的优秀品种苗木,皆大欢喜!

推荐如下新品种(乔木):

青榨槭、血皮槭,水榆花楸、玢姬花、香梾、紫楠、薄叶润楠、英格兰山楂、日本雪铃树、七子花、小叶金缕梅、黄檗、檫木、赪珠木、红桦、欧洲鹅耳枥,日本紫茎等品种。

每一种树特点都不同,要根据各自地方的气候谨慎选择。

青榨槭

血皮槭

小叶金缕梅

英格兰山楂

日本雪铃树

紫楠

玢姬花

七子花

檫木

欧洲鹅耳枥

日本紫茎

一文说不清,有心人可以仔细阅读下面文章:

现在农村种什么树最有前景?这5类将来都是抢手货

农村有空地的人,趁早布局未来,6年后,闷声发大财

中年危机,70后、80后出路在哪里?好好利用农村空地,改变命运

他们在农村关起门来种树!闷声发大财,从不发朋友圈

工商资本投资推动农业发展情况怎么写?

谢邀,这个问题要写的稍微清楚点,篇幅也不会太短。

目前资本进入农业实体基地大抵是有以下几种形式和现状的。

一、没有农业相关从业经验,跨界投资实体基地的建设的。

从生产种植到产出销售一条龙,还有把休闲观光,饮食娱乐融入到一起的。这种方式目前的上升比例最大,我看过很多类似这样的基地以及正在建设或者正在规划建设的基地,但是往往这种基地经营状况不好,很多非常不好,几千万的投资进去,年销售收入才几百万,最差的基本是零回报,还在不停的投入。设施农业的维护成本非常高,很多基地,其实从投资的那一刻起,就已经面临失败了。

二、以往在农业流通领域有优势的企业开始向上游延伸而产生的投入和合作基地模式。

这种模式其实比较清晰和简单,就是本身企业就从事农业行业多年,但是在基地上没有重资产投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自身企业发展的需要,在下游寻找合作基地,合作的方式基本有以下几种。

寻找已相对成熟的基地,在品种、技术、销售环节进行合作,基地对外以企业合作基地挂牌。

流转小部分土地建立示范基地,在流转土地周边形成带动示范效应,发展周边农民跟随种(养)植,以订单收购的或定价收购的方式和当地农户合作,以小带大,对外宣称公司旗下基地占地规模很大。(乳业企业大抵如此)

资金入股方式,在合作社、农场、当地政府中寻找合作机会,以共同出资或双方已有资源折价方式成立合作企业,对外宣称公司拥有多大基地规模,多大种(养)殖规模。

其他一些纯粹靠忽悠的各种方式。

第二种方式中,有真真正正做农业的,利用资产杠杆效应和发挥自身优势领域的长处带动产业发展,下了大辛苦,用了长时间,实实在在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带来实际益处的。近年来作为城市消费者最了解的成功案例就是褚时健的“储橙”。行业内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这里就不赘述了。

也有忽悠的,瞎忽悠,乱忽悠,往大里忽悠,能多大就多大,为了吸入资金,为了套取项目,为了各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我身边听说和见过的就不少。

例子一:有一个朋友说,他的一个朋友在下面的镇有一个养驴的基地,驴的存栏最少三万头,言之凿凿。这就是明显的不懂还帮人鼓吹了。一个行政镇养三万头驴,人上一万就人山人海了,三万头驴在镇里养,那得是多少头驴摩肩擦踵的壮观场景啊。

例子二:我曾经在一个国贫县搞过合作基地,基地旁边有一个养牛场,号称当地最大的养牛基地,存栏1000头以上,其实里面满共的活牛我看也超不过10头。有项目资金申请验收的时候怎么办呢?很简单,号召十里八乡的养牛户牵着自己家的牛过来,草料免费吃,赶牛的100元现金。

例子三:实地考察种植基地,冬棚100栋,拱棚300栋,好大的规模,其实都不是企业自己的,产权都是当地老百姓的。

工商资本选择该形式进入农业的动机、缘由是什么?

动机和缘由本质上很清晰,肯定是为了挣钱。

现阶段出现的农业投资热其实是政策热,未来预期热。

农业产业政策各方面的利好就不用探讨了,正是因为这些利好,近年来才出现了资本向农业转移的一个明显趋势。政府在这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但是我所见所闻,还是失败的多一些。比如在一些高耗能产业集中的地区,政府号召企业绿色转型,企业主其实也明白,转型是必要的,尤其是能跟着国家利好产业转型,应该是不错的。但是,隔行如隔山,这绝对是一个至理名言。农业看上去简单,实际非常非常复杂,不然三农问题就不会困扰这么多年了。很多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在投资基地硬件建设上是绝对不手软的,经常是1000亩自建基地起步,动辄几千万就砸进去了,等建好了,开始种(养)殖了,各种短板就开始显现了,基地的产出经常连日常的开支都不够,很快就成了无底洞。

也有的企业在流转土地之初就没有把做农业当做方向和目标,在绿色转型期间,政府是要有政绩的,资本是要求回报的,很多企业在流转土地的时候就是冲着土地未来增值的方向去的。所以往往是项目规划期热火朝天,签约仪式红红火火,一旦实质开始,基本就没有下文了。流转土地上种树,种粮,反正别荒了就行。政府招商引资成功了,企业低价拿地也成功了。至于以后,又要看政策了。其实,在现阶段,这种方式反而风险很小。企业对外宣传自己有多大的农业基地规模,在资产账面上也有体现。种粮机械化了,种树的未来预期也不差,最不济暂时几年没回报,但是也没什么投入。这就是未来预期的一种表现。

小资本现在也在源源不绝的进入农业基地领域,开始的缘由基本都是自己喜欢,并且自己的社会资源和人脉资源提供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土地资源信息。租用或流转个百八十亩的土地,按照自己理想中的庄园规划和设计,往往带有理想主义情结。有钱干这个的,这是一种生活方式,没钱借钱干的,九死一生。

问题大体回答了一些方面,每个问题其实还能延伸出很多话题,就不多说了,回头一看,又码了不少字。

2018你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

答案当然是摩洛哥!

这个免签、消费不高,有山有海有沙漠,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是2018年我们最想再去一次的地方。

2017年我们去摩洛哥待过两周,这两周里,我们仿佛从没在意过时间。

清晨被祈祷的喇叭声吵醒,尔后是风声或是鸟叫,赖床一会儿再睁眼,然后沓拉着拖鞋爬上旅馆天台,享受一顿和蜜蜂争食的甜味早餐。

吃过午饭通常是休息时间,太阳烤得人火辣辣,睁不开眼也迈不开腿。

这时候,通常连猫都不愿意活动,只是懒洋洋地趴在地上,偷瞄那些坐在露天咖啡馆里喝薄荷茶的男人们——他们可能正百无聊赖地看电视球赛,或是凑在一起玩报纸上的填字游戏。

快到夏天的这时候,夕阳总是很长很美,阳光渐渐变成橘黄色,然后趁你一个不注意,便毫不犹豫地跳下山头,留下一背身的红霞漫天。

这时候街头巷尾会传出塔吉锅的香味,那是一种肉类和蔬菜混合在一起的芳香,再加上些不足以为外人道的香料,便成为了千千万万摩洛哥家庭那无比相似的一顿传统晚饭。

没人会提醒你什么时候天黑,但你知道当大街小巷里人头又重新攒动起来,那便是当地人认真开始活动的时间。

大家聚在广场上听说书的艺人讲故事,在日用品的小摊上讨价还价。

孩子们好像一天到晚都在踢球也不嫌累,而那些猫咪终于结束了漫长的午觉,开始游走于小酒馆的桌椅之间,撒着娇卖着萌讨要一口新鲜的鱼肉……

有时我们会爬上天台看看星星再睡,有时我们会和老板要杯热乎乎的薄荷茶,坐在楼下看几本书再睡。

这里有我们理想假期里所有的样子:

途径山野湖泊、穿越古城沙漠,在喧闹的市井文化中嗅到了浓浓的民族风情,也在每一个迷人的日升月落中感受到自然与季节的馈赠。

所以我们想把这篇问答献给有一天将踏上这片神奇土地的你。

希望我们的经验可以帮助到你!

下面先分享一些我们此行用三脚架自拍的合影⁄(⁄ ⁄•⁄ω⁄•⁄ ⁄)⁄:

行程建议

一般来说,游览总行程及行经城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① 经典线路(7-9天)

卡萨布兰卡 → 马拉喀什 → 撒哈拉沙漠团 → 菲斯 → 舍夫沙万 → 拉巴特/卡萨布兰卡回国

② 深度线路(10-14天)

卡萨布兰卡 → 马拉喀什 → 撒哈拉沙漠团 → 菲斯 → 梅克内斯 → 舍夫沙万 → 得土安 → 丹吉尔 → 艾西拉 → 拉巴特/卡萨布兰卡回国

③ 「小墨与阿猴」线路(14天)

马拉喀什 → 卡萨布兰卡 → 拉希迪耶 → 梅尔祖卡 → 撒哈拉沙漠 → 卡萨布兰卡 → 艾西拉 → 丹吉尔 → 得土安 → 舍夫沙万 → 菲斯

特别说明:国内目前飞到摩洛哥都需要转机,我们查了一下,飞到卡萨布兰卡或者拉巴特的航班价格差不多,但飞到马拉喀什的话就要翻一倍。我们这次从伦敦出发,所以启程和回程的城市和从国内出发不太一样。

十佳目的地

下面,就给大家推荐一下十大最佳目的地:

目的地1:马拉喀什 / Marrakesh

建议游览时间:1-2 天

马拉喀什是柏柏尔语,意思是「上帝的故乡」。

它坐落在摩洛哥阿特拉斯山脚下,天气好的时候能眺望到远方群山环绕的美景。

这里有整个非洲最繁忙的地方——德吉马广场,夜幕降临后,这里就好像上演着一幕幕热闹的市井电影。

初到马拉喀什时是晚上,未见到摩洛哥琥珀色的阳光,我们只顾着穿过狭窄的小巷,匆匆寻找着酒店隐秘的小门。

直到前台小哥热情地给我们端上一杯暖融融的薄荷茶,带着清香的茶水从银色的茶壶里流出来,那音阶般越来越高的倒水声,就像是控制阿拉伯飞毯的咒语,这才一下子,把我们拉进了这个充满魔法的世界。

我们倒不觉得马拉喀什的景点有多迷人,虽然磨磨蹭蹭也都走马观花地看了,但每当走在无名小路上,却觉得离这个城市更近了一些。

目的地 2:卡萨布兰卡 / Casablanca

建议游览时间:1 天

这是一个因为同名电影而被人记住的城市,最有名的要属一半建在海上的哈桑二世清真寺,以及按照《卡萨布兰卡》电影场景还原的餐厅——「里克咖啡馆」。

这里可能是很多从国内出发游客的第一站,但如果你一下飞机,卡萨布兰卡先用蓝天海浪拥抱了你。

事后你可能会意识到,卡萨布兰卡其实是摩洛哥众多城市中,最缺乏个性的。

这里的新城较奢,高级酒店林立,国际品牌入驻,IMAX 影城也开门迎客。

但与此同时,旧城很破,房子总感觉有些弱不禁风、车子也破破烂烂。虽然当地人看起来自得其乐,但总归让我们这些爱操心的游客泄了气。

怎么说呢,卡萨布兰卡就好像披着捡来的衣服,正想方设法地削足适履。

大名鼎鼎的哈桑二世清真寺的确很美,它撑起了卡萨布兰卡大半个门面。

只是它游客众多、附近很荒,方圆两公里内都没有吃的……(一句话暴露了吃货本性!)

说了它这么多不好,请不要觉得我有失偏颇。

这座城也有迷人的时候,那便是黄昏日落。天边那一道羞答答的火烧云,让这座白城红了脸,可爱得就好像赶海的姑娘。

目的地 3:菲斯 / Fes

建议游览时间:2 天

菲斯有世界上最大的「麦地那」。「麦地那」英文写作 Medina,是摩洛哥对于老城区的总称。

菲斯的麦地那大到可能你一个星期都逛不完,纵横交错的小巷是传说中谷歌地图都找不到路的路痴噩梦。

听到太多传言,说这里「骗子多、套路深」,而带着铜墙铁壁的防御之心走进麦地那后,我们却看到了很多认真工作的手工艺人。

我们遇到了一个木匠,我站在门口比划着问能不能给他拍照,他笑着邀请我们进屋,虽然语言不通,但还是指手画脚地,给我们展示了他的作品。没有死活推荐商品,也不会强制我们购买。

在菲斯麦地那尘土飞扬的小巷里,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

有些人可能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每天的生活始于那一方五平米左右的店铺,老老实实地重复着同样的事情。

唯有昨天来取过水的猫咪今天也许是去了别家,靠着这样的小小变数,标记着新的一天。

如果你问:「菲斯的麦地那是不是真如传闻中一样容易迷路?」

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你时间紧任务重,可以考虑请一名当地的导游,一般分为「半天精华景点游」和「全天菲斯景点游」。

目的地 4:梅克内斯 / Meknes

建议游览时间:半天

摩洛哥有四大古皇城,它们是「菲斯」、「梅克内斯」、「马拉喀什」和「拉巴特」。其中「梅克内斯」是最年轻的一座,因而现在还保留着皇城的威严和气派,处处彰显着奢华而细致的皇家风范。

这个城市我们很遗憾没来得及去,如果你在菲斯呆的久,不妨空出半天,来这个距离它一小时车程的地方看看。

目的地 5:丹吉尔 / Tangier

建议游览时间:半天

丹吉尔是摩洛哥北部的滨海城市,它位于直布罗陀海峡西面的入口与大西洋及地中海的交界,隔着一条美丽的「蓝色丝带」,与西班牙遥遥相望。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到「天涯海角」般的壮阔,更可以乘坐着渡轮,大约一小时就能抵达西班牙南部城市塔里法。

我们站在山崖上眺望着一望无际的海面,想象着曾经有多少欧洲人,拎着皮箱,漂洋过海,来到摩洛哥这片美丽的土地,住下,就没再离开。

不过,也许是因为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摩洛哥越往北,「小欧洲」的感觉也就越浓。

度假的气氛重一些,异域风情则少一些。

目的地 6:舍夫沙万 / Chefchaouen

建议游览时间:1 天

舍夫沙万是一座美丽的山城,因为麦地那的房屋和地面都被粉刷成漂亮的水蓝色,而被称为「蓝色之城」。

我们来到这座城市已经是晚上,放好行李出来闲逛。蓝色的街道上已经没有游客,只剩下当地人开的杂货铺还亮着灯。

喵星人好像突然成了这里的主人,我们便蹑手蹑脚地跟着它们,探索着每一个神秘角落。

而到了白天,小朋友突然成了这里的主人。

他们大多住在麦地那山坡上高处的那些房子里,看到我们这些东方面孔特别激动,拿出相机来想要拍我们,却其实并拎不清楚怎么才能打开相机。

这里每家每户都只有一扇小小的门,好像必须佝偻着身子,才能穿行而过。

而一推开房门,阳光在浅蓝色的地上、墙上遍地开花,我们就好像潜水的人,突然浮出了水面。

这里确实如描述般,是一座可爱的「蓝色之城」,但并不是所有的地面都刷成了蓝色。

目前游客数量尚可。

私以为这里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上午睡个懒觉,下午去探索小巷,尔后去山间徒步,一览夕阳下舍夫沙万点缀在山间的小房子。

目的地 7:得土安 / Tétouan

建议游览时间:1 天

得土安位于丹吉尔和舍夫沙万中间,是一座容易被游人忽略的美丽城市。因为这里 1908 年至 1956 年一直被西班牙统治,现在还带有深深的安达卢西亚风格烙印。

这里的麦地那是摩洛哥第二大的麦地那,白墙绿门,典雅美丽。

当地人的习性似乎更偏向于西班牙人,店门基本上要赖到中午才开,晚上却聊到忘我,拖到后半夜才睡。

第一晚,我们枕着窗外听不懂的聊天声渐渐生了困意,却意外因为这浓浓的市井之味而睡得格外踏实。

分不清是更喜欢得土安的景色还是这里的居民,因为我们在这里收获了数不清的问好和微笑。

也许因为来这里的游客很少,所以见到我们这些异国面孔,当地人可是激动坏了。

他们虽然只会说「你好」这一句中文,但还是特别热情地一直跟我们打招呼。偶尔遇上几个会说英文的,还会补上一句:「Welcome to Morocco!」

旅行归来,我看了根据玛利亚·杜埃尼亚斯知名长篇小说——《时间的针脚》,改编的西班牙电视剧。这部以得土安为背景展开的故事,又一次把我带回了那个天然去雕饰的美丽小城。

也许这里的魅力,确实被大部分不了解它的旅行者低估了。

目的地 8:艾西拉 / Asilah

建议游览时间:半天

艾西拉位于摩洛哥北部,大西洋边上,整体感觉很像「小希腊」,靠海的麦地那全是蓝白相间的地中海风格建筑。这里的麦地那小而美,游客不多,大多是冲着壁画和涂鸦前来。

我们只用了半天就差不多逛完,亲测是个拍照的好地方。而且路人不多,三脚架的安危让人甚感放心。

不过最最重要的是,艾西拉的海鲜便宜好味,可以稍微调解下摩洛哥食物单调之苦。

目的地 9:瓦尔扎扎特 / Ouarzazate

建议游览时间:半天

瓦尔扎扎特是进沙漠的必经之路,这里有一个摩洛哥柏柏尔人最具代表性的古村落——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它不仅 1987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载入《世界遗产名录》,也是众多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地,如《阿拉伯的劳伦斯》、《尼罗河的宝藏》、《权力的游戏》等等。

(由于我们并没有去这个村子,基础知识只能介绍这么多了……如果有朋友去过,不妨在评论区给大家详细讲讲~)

目的地 10:撒哈拉沙漠 / Sahara

建议游览时间:2-3 天

其实在摩洛哥有两部分撒哈拉沙漠。

一处是位于摩洛哥以南的西撒哈拉沙漠——那里是三毛笔下的那片撒哈拉沙漠。在西撒哈拉首府阿尤恩,还可以找到三毛故居以及她和荷西登记结婚的教堂。

西撒哈拉沙漠是一个有争议地区,当地独立武装组织西撒人统治着该地区以东大约三分之一的荒芜地区,其余大部分均为摩洛哥王国所占领。虽然持摩洛哥签证可以进入,但目前还算是较为危险的区域。

所以,大部分游客来到摩洛哥游览的,是位于摩洛哥东部,梅尔祖卡附近的撒哈拉沙漠。

大部分游客会选择从马拉喀什出发,参加三天两夜的沙漠团,一览撒哈拉沙漠的美景,最后去到菲斯。

走在马拉喀什的麦地那,会遇到不少沙漠团的代理机构,价格大同小异,散客拼团比较便宜,条件也相对艰苦;私人团一般是 4-6 人成行,价格较贵当然待遇也好。

我和阿猴为了开辟一条新路线,选择从卡萨布兰卡乘坐一小时的飞机,到达距离梅尔祖卡两小时车程的拉希迪耶,再转车前往沙漠,入住自己预定的沙漠营地。

这条路线飞机票单人往返是 100 欧元左右,打车前往梅尔祖卡两个人需要 35-50 欧元。

乘坐飞机的好处是节省时间,坏处是错过了大名鼎鼎的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建议严重晕车的盆友可以考虑这条线路,因为传闻中从马拉喀什到沙漠六七个小时的山路,简直是九曲十八弯!

摩洛哥旅行小百科

语言

① 摩洛哥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和法语,在北方地区,也有不少人说西班牙语。英语的普及率很低,强烈建议只会英语的小伙伴随身携带纸和笔,关键时刻能画画……

② 酒店的工作人员可能是每个城市里英语说得最溜的人,所以有什么要打听的事儿,请提前在酒店前台打听清楚。

③ 在摩洛哥城市内活动,常常需要打车,建议大家提前把要去的地方写在纸上,而且字体尽量大而清晰,因为摩洛哥有很多出租车司机都是大叔,我们遇到好几个人都跟我们说看不清纸上写什么……

④ 有一些小餐厅可能并没有英文餐单,但我们可以学会最简单的两个词,Tajine(读作塔吉)和 CousCous(读作库斯库斯)。前者是一种把肉类和蔬菜放在一起焖的塔吉锅料理,后者是一种把烤好的肉类放在黄色小米饭上一起吃的料理。

⑤ 当地人常常会用中文「你好」热情地打招呼,但以我们的经验,如果他接下来的话以「My friend……」开头,就要警惕他是不是要对你提供有偿的帮助了。

货币

① 摩洛哥的通用货币是 MAD(摩洛哥迪拉姆,单位是迪拉姆 DH),1 迪拉姆大约等于 0.68 元人民币。在一些旅游城市,也可以使用欧元,汇率统一为 1 欧元等于 10 迪拉姆。

② 在摩洛哥的机场和城市里有很多货币兑换点,汇率都比在其它国家兑换要合适。ATM 机可以直接使用国际信用卡取现,不过银联的使用率极低。

③ 摩洛哥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刷卡,即使是像菲斯这样的旅游重镇,我们在民宿结账都必须使用现金,沙漠地区就更不用说了。

④ 关于摩洛哥当地人喜欢贪小便宜的传闻,相信大家都早有耳闻。这一路我们遇到了无数「带路侠」、「卖水侠」、「泊车侠」等等。

我们可以接受给小费这种文化,但并不希望被强行提供我们并不需要的帮助或服务。

而我们相信摩洛哥人本性也不坏,这种哄抬物价的行为倒更像是一种博弈:「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因为他们常常嘻嘻哈哈地开价,对我们砍掉一半的行为也是见怪不怪。

△ 马拉喀什一家民宿的员工帮我们把行李运出老城区,虽然最后他没有要求小费,但我们塞了 20 迪拉姆给他表示感谢

在这里,我们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下面这个小账本,希望可以对大家有些帮助:

△ 上图是一张账单:两人份的北非小米饭 90 迪拉姆,橙汁两杯 24 迪拉姆,沙拉 20 迪拉姆

防盗防骗防「套路」

两周的旅程下来,我们见识了摩洛哥旅游区的种种套路,所以在这里做一个小小的总结,愿大家心里有数,见招拆招!

① 「带路侠」的套路

首先热情用中文打招呼,问你要去哪里,随后开始热情的要问你带路。此时应该注意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帮你带路可是要收小费的,一般会在最后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才会跟你要,所以如果确定不需要帮助,请尽早回绝,并火速离开现场。

自驾旅行的情况下,当你停好车后,如果停车大爷热情地问你宾馆是哪家,并要给你带路,那也是带路侠的一种。

我们在马拉喀什、艾西拉和菲斯都遇到了带路侠,均被我们一一化解。当然好人也还是有的,比如在舍夫沙万的时候,实在是找不到老城区里的宾馆,附近的店老板就赶过来当了一次「活雷锋」,在此祝好人一生平安。

② 「健忘侠」的套路

套路一:购买商品时来回砍价,最后以 430 迪拉姆成交,付现金 500 迪拉姆,店家本应找回 70 迪拉姆,但此时如果遇到了「健忘侠」,会狡猾的只找给你 20 迪拉姆卷起来塞给你,并马上挑开话题转移注意力。

套路二:乘坐出租车的时候,上车聊好了价格,下车收完钱后假装健忘不给找零,并不停说谢谢,此时应严厉指出该找零了。

套路三:买橙汁时说好了只要一杯,但店主假装健忘,强行给我们做了两杯…

套路四:在菲斯的时候有店家邀请我们去天台看皮革工厂,楼下招揽的时候说好两个人 5 迪拉姆,上到二层就变成两个人 10 迪拉姆,再等我们看完后就张口要两个人 20 迪拉姆,价格升了四倍,还好老板当时忙于打电话,亦或是考虑到我们进屋后或许还会买点东西?我们俩最后给了 10 迪拉姆了事。

△ 皮革工厂上方的拍照天台

③ 「泊车侠」的套路

我们在舍夫沙万跟随导航把车开到老城区时,一个当地人主动过来敲车窗说前方是人流密集的集市,不能开车,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带我们去宾馆附近停车。我们当时比较心急所以勉强答应了,最后虽然没有直接帮我们解决问题,但也算忙了点忙,最后给了他 20 迪拉姆小费。

④ 「停车收费侠」的套路

在一些景点附近的路边,如果不是正规停车场的话,会有路人帮你指挥停车,此时就该给自己拉响「警报」了,这里肯定有套路。首先,你停车的时候他会说随便停,但你一回来取车,就会跟你要高昂的停车费用。

还有一种停车收费侠防不胜防,因为你停车时可能看不见他,但等到取车离开的时候他就出现了,真是欲哭无泪。这两种都不是在停车场发生的,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前往目的地之前,提前搜索一下停车场的位置。

⑤ 「黄雀在后侠」的套路

马拉喀什的德吉马广场,绝对是个「越夜越美丽」的神奇之地。这里不仅布满了水果摊、烧烤摊、小吃摊,还聚集了马拉喀什各种各样的街头艺人,怎么说呢,就好像一席流动的民俗教科书……

但,如果这时你忍不住举起相机,很可能就会被「黄雀在后」侠盯上。

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些人在你拍照之前绝不会告诉你拍照收费或是禁止拍照,只会紧盯着我们这些带相机的外国游客,你一旦作势要按下快门,他们隐藏在人群中雪亮的眼睛,就会立刻捕捉到。

我们的建议是,在德吉马广场这种人山人海的地方,还是要保持警惕,时刻注意周边环境,保护好财物。一定要照相的话,尽量选择拍全景,拍街头艺人一般都是有偿的。

拍照

当地人不喜欢无故被拍照,如果要拍一定要打招呼。如果对方乐意的话,还会很配合的与你合影。我们一般打招呼的的方式是,先用手指一下手机,然后指一下对方,并发出星星眼攻势,如果点头,就可以拍啦~

另外,如果本地人路过,知道不得已要进入你的镜头,会提前跟你打一个 No 的手势,表示自己不希望被拍进去。

我们也遇到过有人主动要帮我俩拍照,同时索要小费的,不过我们并没有答应,因为自带三脚架,哈哈!

签证

从 2016 年 6 月 1 日起,摩洛哥正式对持中国护照的游客免签。

是的,只要在海关亮出你的护照,啥手续都不用办,就可以大摇大摆地进城啦!

时差

我们去的时候摩洛哥目前正在实行夏令时,比中国慢 7 个小时。

夏令时于本地标准时间 2017 年 3 月 26 日 2:00 开始,于 10 月 29 日 3:00 结束。夏令时结束后,摩洛哥比中国慢 8 个小时。

气候

摩洛哥属于亚热带地区,总体来说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温和、潮湿。但北部沿海地区受地中海影响,会呈现地中海式气候,四季都比较温和。

摩洛哥的最佳旅游季节是三月到五月,气温适宜,也不常下雨。而九月至十一月的天气也不错,又赶上国内放假,也是不错的出行时间。

手机通讯

在马拉喀什和卡萨布兰卡的机场,我们都遇见了免费发手机卡的工作人员。

我们收到的手机卡是摩洛哥当地通讯公司 inwi 的,SIM 卡上有免费的 200MB 流量和 10 分钟的本地通话,使用期限是三天,用完需要自己充值。

值得注意的是,每张 SIM 卡都需要解锁,密码写在卡背后的说明上,不要装上卡就给扔了,插上卡后需要拨打 120 才能激活。

摩洛哥大部分酒店都有 Wi-Fi,只不过信号不会太好。而到了沙漠地区,就干脆放下手机,享受一段不插电的时光吧!

风俗宗教

① 由于摩洛哥是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信仰国家,所以不吃猪肉,羊肉、牛肉、鸡肉比较常见,在沿海地区还可以吃到新鲜的海鲜。

摩洛哥常见的主食是馕和薄饼,另外就是上文中提到过的塔吉锅和北非小米饭。

摩洛哥的早餐非常丰盛,通常由馕、薄饼、黄油、奶酪、草莓酱和蜂蜜组成。有些宾馆还会准备煎蛋、酸奶或是水果。饮品通常有鲜榨橙汁、咖啡和薄荷茶。

② 摩洛哥的各大城市都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清真寺,每天穆斯林要进行五次祷告,祷告时会有广播声响起。其中最早的一次晨礼大概在每天 4:30-5:00 开始。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不是伊斯兰教信徒,请不要擅自进入清真寺,除非是准许参观的。

③ 伊斯兰教国家每年有一次斋月。

「在斋月里,从太阳初升到日落期间,除了患病者、旅行者、乳婴、孕妇、哺乳妇、产妇、以及作战的士兵外,成年的穆斯林必须严格把斋,不吃不喝,不吸烟不饮酒、不行房事等。直到太阳西沉,人们才进餐,随后或消遣娱乐,或走亲访友,欢天喜地如同过年。」

2017 年(伊历 1438)的斋月大概在 5 月 27 日到 6 月 26 日。

④ 穆斯林不饮酒,因此在摩洛哥也鲜有酒精饮品售卖。

⑤ 摩洛哥人很喜欢喝薄荷茶,几乎每到一个宾馆,老板都会热情地端出小银壶盛着的薄荷茶。有时老板会事先询问是否加糖,不喜甜食的小伙伴请及时表明态度,以免「甜到忧伤」……

摩洛哥交通小概述

交通

说实话,在摩洛哥打车,价格有点「飞」。特别是飞机场和火车站附近的出租车司机,常常是狮子大开口,比实际价格翻了好几倍。

摩洛哥的出租车司机不喜欢打表,强烈要求的话对方很可能表示听不懂等等并不照做。

在马拉喀什、卡萨布兰卡、菲斯这样相对较大的城市,一般城内出租价格不超过 30 迪拉姆,如果司机同意打表计费,正常情况下价格会更低一些。

摩洛哥的出租车大致分为两类:Petit Taxi 和 Grand Taxi。Petit Taxi 一般准乘四人,只能在城里转悠,而 Grand Taxi 一般准乘六人,可以出城去其他城市。

这两类出租车都欢迎拼车,而算价格的话其实也是按座位算钱。

举个例子,假如一辆车本来能坐六个人,但上车时只有你们两个人,司机会要求你们支付剩下的空座费。

火车

摩洛哥的铁路交通十分便捷,很多游客从卡萨布兰卡前往马拉喀什,都会乘坐火车。

火车分为快车(Rapide,TCR)和普通(Ordinaire,TNR)两种,快车的经停站会少一些,但其实两种车速度差别不大,都、不、快……

快车比普通列车更加舒适,基本是新车,有空调,价格也高一些。每列火车分为一等和二等两种座位,价格换算成欧元的话其实相差得并不多。遇到周末或是旅游旺季最好提前订票,早点上车,以防行李没有地方放。

游客可以直接到火车站用自助售票机买票,一般会有志愿者或是工作人员帮忙。如果怕麻烦,也可以拜托酒店工作人员帮忙订票,不过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小费。

火车查询网站:http://www.oncf.ma

(该网站只有法语,但只要知道城市名字,还是可以查看时间表)。

公交车

除了火车,摩洛哥的城际公交车也是不错的选择,两者价格相仿,但坐公交的话行李要另外收取每件 5 迪拉姆的费用。

因为我们这趟摩洛哥之旅后半段租了车,所以没有体验公交车之旅,欢迎体验过摩洛哥公交车的朋友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互帮互助!

公交车查询网站:

http://www.ctm.ma/en

http://www.supratours.ma/en/

TIPS:公共交通查询

摩洛哥的公共交通并没有收录进谷歌地图,我们在做攻略的时候着实费了一番功夫。

直到找到了一个神奇的网站,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这个网站不仅可以方便地搜索出摩洛哥从 A 城市到 B 城市的所需时间以及交通方式、票价、时间表等等,更感动的是网站还是中文……

https://www.rome2rio.com/zh/

租车自驾

持有效的中国驾照原件与翻译件,即可在摩洛哥租车。

摩洛哥当地有不少租车公司,但为了保险起见,我们还是提前在网上预订租车,而幸运的是和我们交接的工作人员英语说得很溜。

在摩洛哥的国际租车公司有 Avis、Hertz、Europcar、Sixt 等,我们因为之前在马德里租过 Sixt 家的车,这次凭着上次建立的革命友谊,依然选择了这家。

我们的自驾路线:从卡萨布兰卡取车,途径拉巴特、艾西拉、丹吉尔、得土安、舍夫沙万,最后在菲斯机场还车,总共历时六天,去掉取车和还车的两天,按中间的四天计费,我们租的是五人座三厢轿车(手动挡),租车 + 全险花费总共 4600 迪拉姆,押金 3500 迪拉姆。

摩洛哥与中国一样是左舵,因此开起车来没什么压力。道路状况整体不错,特别是高速路,能开到 120km /小时,也是 Real 畅爽!不过,走高速的话,要对密密麻麻的收费站做好心理准备,每个区间的一般小客车收费是 20 迪拉姆左右。

除了高速以外,国道通常限速为 80-100km /小时,城市内基本限速在 40-60km /小时,请注意安全驾驶,看清限速标志。在城市内开车时,最需要注意的是单行道的标志,不能只靠导航软件,毕竟导航的信息不会是最新的。

在停车场停车的话,过夜一般是 20-30 迪拉姆,次日中午 12 点后,需要再额外加收 10-15 迪拉姆。来到正规停车场后建议先问好价格,以免造成误会。

好啦,到这里,这篇多角度、全方位,不能更全的摩洛哥问答终于写完了!

如果你喜欢我们这篇问答,别忘记点赞、评论、分享哦!

最后,请记住我们的名字——【元气CP:小墨与阿猴】,男生爱拍照,女生写故事,牵手看世界,为你分享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让你元气满满,能量满格!

有哪些被我们误解了本意的诗句?

来看两首著名的诗作: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再游玄都观》

是的,就是刘禹锡这两首著名的到玄都观去看桃花的诗,无论1.0版还是2.0版,都出现了“刘郎”这个词,特别是“前度刘郎”至今已成为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意思是指“去而复来的某个人”。

那么,问题来了——刘郎是谁?

很多人会认为“刘郎”就是刘禹锡指着自己说的呀。这诗通俗点说就是“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英文版是“I‘ll be back’(准确点是I’m back now)”。翻开一些诗词书籍也是这么解释的:

刘郎:诗人自称。(《刘禹锡诗集编年笺注》)

刘郎:作者自己。(《唐诗鉴赏辞典》)

可真是这样吗?

让我们先来看两首诗背后著名的诗话故事。

刘禹锡由屯田员外被贬官为郎州(又称武陵,今湖南常德)做司马,十年后才回京。此时正值春日,他遇到了很多从玄都观赏桃花而回的朋友同僚,都说玄都观的桃花茂盛鲜艳美得很,他听了,便写下了第一首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的意思是,你们这些君子太少见多怪了,不就是玄都观道士种的桃花开了吗,十年前我离京时,那儿连树苗都没一棵。

此诗一出,到处流传。也自然有“热心群众”把这个事情向上级主管“举报”了,说他这是对领导安排有怨言。

——虽说是小人构陷,也确实是他授人以把柄。不得不说,诗中那种不屑的心态很明显,有点摆老资格,嘲笑“新人”的意思。被刘禹锡嘲笑的这些“新人”,大部分是趋炎附势结党营私的小人,也只有这帮人才会围着新开的“桃花”(新上台的权贵)大呼小叫拼命点赞。

过了几天,宰相和刘禹锡见面,先夸了他一通,最后说,可惜啊,你没事瞎写什么诗。不用说他又被贬了,这次被安排去了连州(今广东清远)做刺史。

时间一晃又过了十四年,刘禹锡得到诏书被调职入京,官任主客郎中。他是个“好事之徒”,又跑去玄都观转悠。一看这里一片荒芜,只有野草在春风中凌乱。他的诗兴又来了,挥笔写道: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首诗的主旋律依然是不屑:看看桃花都死干净了吧,那个很嘚瑟的种桃道士也没影了吧,就问你们还有啥可看的?可我刘郎还是当初那个刘郎,俺又回来了,你们能把我咋地。——这次依然是赤裸裸的讥讽,这么多年过去了,台上的权贵换了一拨又一拨,你们那些趋炎附势的家伙们是不是日子也不好过,成天精打细算到头来也是一场空。

于是乎,潇洒哥刘禹锡又被贬了,这次被安排到洛阳干闲差去了(分司东都闲散之地)。

好了,故事就是这么个故事,见于唐人诗话《本事诗》。

当我们仔细读这两首诗会发现,把“刘郎”看做是刘禹锡自指,总是感觉有点怪异。设想一下,诗人换成李白的话,句子就是“尽是老李去后栽”,“前度李郎今又来”;换成杜甫,就是“尽是杜郎去后栽”,“前度老杜今又来;……不仅怪诞无趣,而且毫无诗歌的余味可言。

按照文学的逻辑,这个“刘郎”应该有其独到高妙之处,才能为诗增色,将其加持为两篇“神作”。

实际上,这里的刘郎是个一语双关的词,首先是在用典!其次,才是恰好对应刘禹锡自己,有“自指”的意思。

刘郎,首先是指“刘晨、阮肇采药误入天台山”中的刘晨。根据南朝《幽明录》一书记载:

刘晨、阮肇是两个年轻的采药男子,他们一起在天台山(今浙江台州)采药,迷路了,饿了就吃点野果,一下走了十三天,眼看饿得不行也找不到吃的了。忽然遥望远处一座山上桃树上挂满了桃子,二人赶紧攀藤附葛爬到桃树边上,连吃数个桃子,感觉浑身一下子有劲了。下山前,想在小溪中舀点水,忽然看到溪水中有芜菁叶顺流而下,颜色鲜妍。随后,溪水中又漂来一只杯子,里面盛着香喷喷的胡麻饭。

二人相视一笑说道,看来这里有人家了。于是顺着溪水穿过山洞,这里水面变得异常开阔,溪边站着两个女子,容颜秀丽无比。女子们见二个人拿着装胡麻饭的杯子,笑道:“刘、阮二郎拿着杯子来了”。刘阮二人惊呆了。

两个女子倒好像早就认识他们似的,说道:为什么这么晚才来。随即邀请二人来到家中。在房间的一东一南各有一个红色绫罗帐罩着的床榻,帐角悬挂铃铛,有金银交错的点缀。二个美人各有奴婢数人听命安排,不久就摆好了宴席,有胡麻饭、山羊脯、牛肉等荤素美味食品,吃完饭,众人又一起饮酒行令。过了一阵,又来了几位美丽的女子,都手持桃子,笑着对做东的两位女子说:找到了好女婿,我们特来祝贺!众人再次一起欢笑畅饮。

到了夜深时,两个女子各陪刘晨、阮肇到一床榻帐内休息,尽鱼水之欢。就这样过了十天,刘晨和阮肇居然想家了,对两女子说,我们得回家看看。两女子舍不得女婿走,苦苦留他们住了半年时间。此时,气候草木,已经是春天的样子,百鸟啼鸣,刘阮二人更想家了。两位女子说,那好吧,送你们回去。随后带着他们走来走去,到了山边,指示了路径。两个人很高兴,终于摆脱了美女的“纠缠”,可以幸福地回家了。可是到家一看,不对不对,这地儿还是家乡吗?一打听,家乡倒还是旧家乡,但离他们出门的日子已经过去三代了,原来孙子辈的人物都比他们年长。二人蒙圈了,早知这样,还不如被美女继续骚扰呢。

这个就是著名的刘阮入天台的故事,我们在其中甚至看到了《桃花源记》的影子,据说陶渊明就是受这个故事启发创作的《桃花源记》。这个神奇的传说影响深远,成为著名的典故,词牌中有一首《阮郎归》,就是取典于它。

同样的道理,“刘郎”也应取典于它。故事中有个重要的道具——桃树和桃子,而刘禹锡的两首诗,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赏桃花。这样也就非常契合于这个典故。

所以,第一首诗就有这样的含义:

纵然桃树再美,却是刘晨走了之后才种的,这说明这里不是多好的地方,比刘晨到过仙境差远了。(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第二首诗的含义则是:

这里连桃花和种桃树的人都看不到踪迹了,刘晨却又回来了。说明这里是凡夫俗子的境界,刘晨是超然世外的洒脱之人。(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两首诗以“刘晨”而自拟,暗示自己是超脱之人,见识过高级的境界,眼前这些人不过是一些自以为是却成不了气候的凡夫俗子。总之是话里话外透着不屑和傲气:老子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桃一筐!

由此可知,刘禹锡两首诗之所以出色和不俗,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刘郎”的一语双关,与诗的内容和意境浑然一体。可遗憾的是,居于首位的用典——“刘郎是刘晨”,却被今天大部分解诗读诗的人忽略了。

关于【衡阳景观苗木哪家好卖】和【农村空地种什么最来钱】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标签: 苗木 衡阳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