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乐有苗木吗,樱花栽培技术是怎样的?
樱花的价值及栽培技术
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 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蹋雨曲江头。——唐·白居易
樱花是蔷薇科樱属几种植物的统称,品种数目超过三百种以上,全世界共有野生樱花约150种,中国有50多种。全世界约40种樱花类植物野生种祖先中,原产于中国的有33种。其他的则是通过园艺杂交所衍生得到的品种。樱花原产于北半球温带环喜马拉雅山地区,包括日本、印度北部、台湾、朝鲜、与中国长江流域。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樱花已在中国宫苑内栽培。唐朝时樱花已普遍出现在私家庭院。樱花树在国内普遍有早樱、晚樱,垂枝樱,云南樱等品种,晚樱在国内种植及园林绿化中运用比较广泛。樱花是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被广泛用于园林观赏。樱花可以群植成林,也可植于山坡、庭院、路边、建筑物前,樱花还可作小路行道树、绿篱或制作盆景。
樱花属落叶乔木。树高约1.05~25m。树皮暗栗褐色,早樱树皮白色,光滑而有光泽。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边缘具芒半成熟齿,两面无毛。叶表面深绿色,富有光泽,背面稍淡。花常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随季节变化,樱花花色幽香艳丽,樱花可分单瓣和复瓣两类,单瓣类能开花结果,复瓣类多半不结果。花期早樱花期1月~年末12月,晚樱花期3月~年末10月一般樱花花期3月~5月。棱果球形,黑色,7月果熟。樱花的树皮和新鲜嫩叶可药用。樱花具有嫩肤,增亮肤色的作用,因此樱花常被用于护肤品的原料,樱花通常需要通过提取精制,提炼成樱花粉嫩油,常被混合制成唇膏。
樱花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要求充足的阳光,不耐阴湿,不耐盐碱,忌水涝,耐寒,耐旱,花期怕大风和烟尘。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的沙质壤土中生长。光照与温度生长适宜温度18~20℃,中原地带可露地安全越冬,寒冷地区新植苗木需采取防寒措施,逐渐适应,这样对樱花的正常生长发育有好处。当新植植株生长发育稳定后,对低温抗寒性逐渐增强。
樱花的育苗技术
1、播种育苗:一般在5~6月采集成熟果实,混以湿沙贮藏至次年春季播种。未经沙藏的种子,播前用40℃温水浸种2~3天,每天换水1次,捞出后覆膜催芽。部分种子露白后即可,春季播种育苗为宜。3~4月间开沟条播,行距30~40㎝,每亩播种60㎏,播种后覆土2㎝左右,覆膜增温保湿。
2、扦插育苗:樱花扦插不易生根,必须做好插穗处理。一月份在樱花树发芽前剪取上年生枝条,截成30㎝长插穗,顶端向上埋入土地封盖,两月左右挖出扦插。
3、嫁接育苗:用育种新技术培育出来的观花品种,可用它的野生亲本做砧木,或用扦插成活率高的种做砧木,不仅扦插成活率高,而且生长迅速, 1年生扦插苗高达1m以上。嫁接方法以切接为宜,可地接,亦可室内枝接;芽接法可在晚夏及初秋进行。用扦插苗做砧木,1年生苗即可,而实生苗做砧木,一般要3年生苗。
4、分蘖法及压条法育苗:分蘖法是直接从樱花的根茎处挖出一些萌生枝,移栽培育新株。压条法是将根颈处的分蘖枝埋于土中生根后再分植。一般嫁接树采用压条法。
二、栽培管理
樱花一般多在秋季移栽,而在寒冷的地区则以春植为宜。栽植宜选择宽阔广场、道路两旁、社区庭院、旅游景点、风景名胜等处栽植。
1、挖穴换土:栽植穴的规格视苗木大小而定,在整地挖穴时需要将心土取出,换以森林腐殖质土,并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土壤过黏会影响通气性和透水性。
2、苗根保护:苗木长距离的引种,对苗木的运输、贮存及栽植要精心准备。特别要保持苗木根系的完整湿润,需要带土球或用填充湿苔藓带孔的塑料袋包装。
3、切口灭菌:定植后管理可参照一般园林树木进行,树形有中央主枝和开心形,樱花不耐修剪,在压条繁殖、切割分株或幼树整姿时,对切口要涂防腐剂消毒,以免病菌侵入。
关注中国农林科技网,在主界面下方点击官网申请注册会员,免费发布供求信息。关注公众号:中农科技网,浏览海量农林资讯,实用技术!
能养活一家五口人吗?
这个问题嘛,叫那些说农民养活十四亿中国人的人说,更为准确,按他们说的逻辑,一定能,不但能养活一家五口,还能养活十四亿中国人呢,让他们算给大家听吧,他们是能说会算的农民专说家。
果树为什么会出现烂根?
果树烂根现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果树种植中常有发生,一但出现对果树的影响非常大,势必会造成影响,轻则树势衰弱,重则会造成果树直接死亡,给果农带来巨大损失,也是让果农为之头痛的病害,因此防止果树烂根病的发生成为果农关心关注的问题。
果树出现烂根的表现症状对于果树烂根病的发生,并不容易被发现,因其病变在果树根部,无法用眼及时观察到,往往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因此掌握部分果树烂根症状的表现,对判断果树是否出现烂根病非常有帮助。
果树出现烂根会让果树春季发芽开花相对较晚,叶片生长偏小,果树生长无旺枝旺条出现,果树生长失去活力,同时造成果树树叶变黄脱落,将其根部挖出观察,根系病部凹凸不平,颜色通常呈暗褐色,同时会溢出褐色汁液,并伴有奇怪异味。
果树出现烂根的影响(1)对果树的影响。果树烂根现象的出现,会让果树根系失去机制功能,影响果树根系养分的吸收能力,导致无法正常供给果树养分,果树树势逐渐衰弱,抗逆性下降,随之而来的就是病虫害加重,严重时会致果树干枯死亡。
(2)对果实的影响。果树树势衰弱,养分无法正常供给,果实个头小,果实品质下降,甚至会出现皱缩掉落,让其失去经济价值,严重影响果农的经济收益。
果树为什么会出现烂根现象一,化肥施用过量
果树烂根的出现离不开土壤问题,在其果树种植中过于追求效益,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酸碱化严重和土壤板结,土壤透气性差,土壤含氧量下降,影响果树根系的生长。同时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有益菌含量下降,有害菌含量升高加重,对其果树根系产生危害,导致果树根系发生腐烂。
二,有机肥的不当施用
有机肥可以说对果树和土壤都是非常有益的,不过不当施用就会造成二次伤害,得不偿失,如果施用有机肥时没有充分腐熟发酵,施用后出现二次发酵,产生大量热量和有害物质,污染了土壤同时对果树根系造成损伤,导致果树根系发生腐烂。
三,果园夏季积水严重
在果树种植中,大家都知道夏季积水严重的果园,发生烂根的几率往往较高,夏季果园积水,会造成土壤透气性差,含氧量下降,严重影响果树根系生长,特别是在烈日炎炎的太阳下,积水温度上升对果树根系造成闷煮,导致果树根系出现烂根。
四,果园除草过于依赖除草剂
现在果园除草很多果农喜欢使用除草剂,虽然使用除草剂省时、省力、效果又好,不过其弊端也是突显,在除草的同时也会对果树根系造成极大损伤,使其果树树势衰弱,抗病虫害的能力下降,从而使果树根系发生腐烂。
五,施肥不当和病虫害的侵害
在其施肥过程中过深过潜都会影响肥效,同时施肥过潜还会造成根系向上生长,形成大量浅根离其地表过近,降低了根系的抗逆性、抗旱、抗病虫害的能力,加重了果树根系烂根现象的发生,同时病虫害的侵袭也会引发果树根系腐烂,例如地老虎对其果树根系的损伤。
防治果树根系发生腐烂的措施【1】合理科学合理,增施有机肥改善果园土壤。
减少化肥的施用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含氧量,有效改善土壤酸碱化和土壤板结,同时多施生物菌肥,提高土壤中有益菌含量,为其果树根系生长创造优良环境,提高果树根系的抗逆性和养分吸收能力。
【2】加强果园管理,做好抗旱排涝工作,杜绝除草剂的使用。
加强果园日常管理,及时排涝抗旱,防止果园积水严重,提高果园的通风透气性,做好果园病虫害的防治,增强果树树势,提高果树的抗逆性。同时要牢记无论何时都要杜绝除草剂,避免除草剂对其果树的不利损伤,加重果树烂根的发生。
【3】果树根系烂根要及时发现防治
对于果树根系发生腐烂的要及时防治,极力挽救降低损失,在其过程中根其病症合理使用有效农药进行灌根,同时配合生根剂促进果树根系的生长,提高根系养分的吸收能力,促进果树树势的恢复,同时及时为其果树进行叶面喷施肥料,及时补充果树生长所需养分,促进果树根系的恢复。
总结对于果树根系的腐烂,我们要做到以防为主,避免其发生,俗话说“树怕伤根”,树根出现伤害,势必会产生一些影响,在其防治过程中,要做到综合防治,合理科学施肥加强果园管理,将其果树烂根现象扼杀在摇篮里。
以上为果农果缘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
近期梨树苹果李子等果树诱病大爆发?
近期在一些微信群里发现有不少果农询问锈病,那么锈病的发病特点有哪些,又该如何防治呢?
图1.和果园相邻的桧柏园
锈病又称赤星病,俗称“羊胡子”。在全国各苹果产区均有发生,以风景绿化区的果园发生危害较重,严重时造成早期落叶,削弱树势,影响产量。该病是一种典型的转主寄生性病害,其转主寄主主要为桧柏,没有桧柏的果区,锈病基本不会发生。
【症状诊断】 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果实、叶柄、果柄及新梢等绿色幼嫩组织(见图2)。发病后的主要症状特点是:病部橙黄色,组织肥厚肿胀,表面初生黄色小点(性子器见图3),后渐变为黑色,晚期病斑上产生淡黄褐色的长毛状物(锈子器见图4)。
图2.新梢叶片初发病
叶片受害,首先在叶正面产生有光泽的橙黄色小斑点,后病斑逐渐扩大,形成近圆形的橙黄色肿胀病斑,叶背面逐渐隆起,叶正面外围呈现黄绿色或红褐色晕圈,正面散生橙黄色小粒点(性子器),并分泌黄褐色黏液(性孢子的胶体液),稍后黏液干涸,小粒点变为黑色。病斑逐渐肥厚,两面进一步隆起。晚期病斑背面丛生出许多淡黄褐色长毛状物(锈子器见图6),毛状物破裂,散出黄褐色的粉状物(锈孢子)。叶片上病斑多时,病叶扭曲畸形,易变黄早落(彩图5、6)。
图3.受害叶片正面
图4病叶背面
图5.叶片上病斑多时,病叶扭曲畸形,易变黄早落,病叶正面图
图6.病叶背面毛状物
遇害果园的严重程度与距离桧柏的距离、风向,以及果园树势的强弱相关。最严重的叶片100%染病(图7),果实不套袋染锈病90%以上,套袋染病70%左右,病果失去商品价值(见图9)。
图7.严重的叶片100%染病后干枯
果实受害,症状表现及发展过程与叶片相似,初期病斑组织呈橘黄色肿胀,逐渐在肿胀组织表面散生颜色稍深的橘黄色小点,稍后渐变黑色,晚期在小黑点旁边产生黄褐色长毛状物,新梢、果柄和叶柄也可受害,症状表现与果实相似,但多为纺钟形肿胀病斑(图9)。
图8.锈病幼果图
图9.锈病幼果图
图10.套袋病果
图11.新梢、果柄和叶柄也可受害
病菌侵染松柏后,在小枝、侧或环绕小枝逐渐形成近球形瘤状菌嬷,淡褐色至褐色,大小不等,小如米粒,大到直径十几毫米。菌瘿初期表面平,后局部逐渐隆起,并表皮破裂,露出紫褐色凸起物(冬孢子角),似鸡冠状,每年春季遇阴雨时,凸起物吸水膨大,成黄褐色胶质花瓣状。严重时,一个枝条上形成许多瘿瘤,春季遇阴雨吸水时,常导致松柏枝条折断。
图12. 桧柏冬孢子角
【发病规律】锈病菌以菌丝体或冬子角在转主寄主桧柏越冬,每年春天,遇阴雨时越冬菌瘿萌发,产生冬孢子角及冬孢子,冬孢子再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经气流传播到苹果幼嫩组织上,从气孔侵染危害叶片、果实等绿色幼嫩组织,导致受害部位逐渐发病。苹果组织发病后,先产生性孢子器(橘黄色小点)及性孢子,再产生锈孢子器(黄褐色长毛状物)及锈孢子,锈孢子经气流传播侵染转主寄主松柏等,并在松柏越冬。锈孢子只能侵染转主寄主桧柏,担孢子只能侵染苹果幼嫩组织,所以该病没有再侵染,一年只发生1次.
锈病是否发生及发生轻重与松柏远近及多少密切相关,若在果园周围5公里内没有桧柏,则不会发生锈病。近距离内桧柏数量越多,则锈病发生可能越重,在有桧柏的前提下,苹果开花前后降雨情况是影响病害发生的决定因素,阴雨潮湿则病害发生较重。今年苹果的开花前后,3月5日降雨19.3毫米,4月13~14日降雨27.3毫米雨水较多,5月5~6日降雨12.4毫米,21~22降雨11毫米,6月25日降雨22.5毫米,7月上旬降雨71.3毫米,16~17日降雨55毫米,这些阴雨潮湿的天气或伴有刮风,都为锈病的快速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就造成了的大量的落叶。
防控技术
1、消灭或减少病菌来袭,彻底砍除果园周围5公里内的松柏,是有效防治苹果锈病的最根本措施。在不能砍除松柏的果区,可在苹果萌芽前剪除在松柏上越冬的菌瘿。也可在苹果发芽前于桧柏上喷洒1次铲除性药剂,杀灭越冬病菌,效果较好的铲除性药剂有: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400~600倍液、45%石硫合剂晶体30~50倍液、3~5波美度石硫合剂等。
2、喷药保护苹果。往年锈病发生较重的果园,在苹果展叶至开花前,落花后及落花后半月左右各喷药1次,即可有效控制锈病的发生危害。常用有效药剂有:10%苯醚甲环唑1000~15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7000~8000倍液、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6000~8000倍液、80%代森锰锌(全络合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3、喷药保护桧柏,不能砍除桧柏的地区,有条件时应对松柏进行喷药保护。从苹果叶片背面产生黄褐色毛状物后开始在松柏上喷药10~15天1次,连喷2次即可基本控制桧柏受害。有效药剂同苹果树上用药。若在药液中加入石蜡油类或有机硅类等农药助剂,可显著提高喷药防治效果。
4、追肥强壮树势,受害果园因大量早期落叶,严重影响光合产物的贮存,再加上早期落叶造成的根冠营养不平衡,落叶后又出新梢,甚至二次开花,都会大大的削弱树势,所以加强施肥,增强树势才是根本。
5、其他措施新建苹果园时,尽量不要在风景绿化区内建园,也不要在苹果主产区种植桧柏等锈病的转主寄主植物,更不能在苹果园附近繁育桧柏等绿化苗木。
作者: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讲师 卫振和
关于【中农乐有苗木吗】和【樱花栽培技术是怎样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