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水分指标是什么,为什么有时候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容易枯萎?
你说为什么园林苗木移栽容易枯萎?先给你打个比方吧,就好比我们人类,当你在一个地方深深扎根,已经习惯了当地的各种民风民俗,现在要你换一个地方生活,你是否会感到不习惯,如果适应力还不错那倒还好,适应力不行的话,肯定会因为水土不服发生一系列的反映。园林苗木移栽也是一样的道理。
在进行苗木移栽时应注意下面几点:
1、苗木在装卸车时应轻提轻放,不得损伤苗木和造成散球。
2、苗木运到现场后,裸根苗木应当天种植,不能种植的苗木应及时进行假植。
3、带土球苗木运至施工现场后,当日不能种植时,应适当喷水保持土球湿润。
4、珍贵树种和非植树季节所需苗木,应提前备苗,带容器假植。
5、种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修剪,将劈裂根、病虫根、过长根剪除,并根据根系大小、好坏对树冠进行修剪,保持地上地下部生长平衡。
在苗木移栽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详情可以仔细阅读相关的规范,不然浪费财力又浪费人力。
当遇到冷空气来袭?
1、及时灌溉:苗木速生期浇水要采取多量少次的方法。每次灌溉要灌透、灌匀,防止冲刷幼苗,伤害苗茎、苗根。每次追肥均应随即浇水,若天降雨,墒情较好,则不要浇水。在苗木生长后期,应适当控制浇水(除特别干旱外,一般不需灌溉)。若苗木冬前不出圃,一定要浇好越冬水。
2、清除杂草:苗圃畦中多半盖有地膜,一般不用中耕,拔除杂草即可。拔除幅内杂草时,操作要细致,不要伤苗。若采用除草剂灭草要先试验,以免发生药害。畦埂及两侧,要在每次降雨或浇水后划锄保墒一次,同时除去杂草。对不覆盖地膜的,中耕可以疏松土壤,减少蒸发,起到抗旱保墒作用。通常每次降雨或浇水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中耕要逐次加深,但不要伤苗、不要压苗。对阔叶树的扦插苗,要控制其少生侧根,对其及时摘芽、除蘖。
3、防涝:秋季雨水较多,一旦苗木受涝或水分较多,就会造成树木整体含水量较大,一旦受到低温结冰,树体就会结冰膨胀,造成树皮开裂死亡。因此要挖好排水沟。除了特别干旱之外,秋季一般不需灌溉。
4、科学追肥:秋季以施农家肥和复合肥为主,不施或少施氮肥。追肥在苗木生长时进行,针叶树种在苗木封顶前30天停止追施氮肥。如氮肥施入过量,就会造成苗木秋季枝条旺长,木质化程度低,抗寒能力下降。
5、控制侧根:对阔叶的扦插苗,要控制其少生侧根,对其及时摘芽、除蘖。
6、防病治虫:苗圃地要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进行预防,对已发生的病虫害要及时防治。可用高浓缩强力清园剂500-600倍稀释喷洒。
高温高湿天气,容易造成病虫害滋生,要根据苗木的生长及病理情况,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进行预防,对已发生的病虫害要及时防治。
7、涂白:用快活林涂白剂对枝干涂白,可减小苗木向阳面因昼夜温差过大而受冻,同时还可以杀死一些越冬的病虫害。
8、架风障:为了减少寒冷干燥的大风吹袭给树木造成的伤害,可以在树木的上风方向架设风障。风障材料常为玉米秆或芦苇等,捆编成篱,其高度要超过树高。此外,风障还要用木棍、竹竿等支撑,以防大风吹倒。
9、缠稻草:不耐寒的树木,要用草绳道道紧接地卷干或用稻草包裹主干和部分主枝,让树木在冬季到来之前穿上"棉衣"。
10、裹地膜:可在缠草绳过后,深秋初冬时节,在草绳的上方再包裹一层白色地膜,以防冬季过低低温危害。
11、清除病落叶和枝干虫茧:对于因病而造成的早期落叶,应彻底清理
种的树不发芽但是树干里面还是绿?
一是“假死”,根系输导功能受阻,暂时不会萌动;
二是真的死了,只不过暂时树皮还未完全失水枯干。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仔细甄别,判断苗木存活情况,再适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如短截苗木、包裹树干、生根液灌根、重新栽植等,采取补救措施,改善苗木内外条件,促进苗木尽快萌动发芽。
一个星期不下雨?
这种情况要按苗木的种类划分,有的苗木属于耐旱型,就不用浇水。有的苗木不耐旱,一个礼拜不下雨,可能就枯萎了!
一般情况下苗木的浇水跟当地的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须灵活掌握当地的气候条件的变化规律!
在南方的春夏季,苗木正处于旺盛的生长期,南方雨水多,只要灌溉三四次即可。而北方大多干旱,则要浇水七八次,播种和扦插的苗木需要水的次数还要多一些!
夏季南方多雨水,则要注意排水,北方多阴雨,不用浇!如果干旱高温,则必须增加浇水次数,防止苗木因缺水死掉!
秋季,为了让苗木组织充实和实质化,准备越冬,一般不用浇水!
冬天,南方苗木不用浇水。北方则需要在土地冻结前浇一次水,以便苗木安全越冬!
苗木种类不同对水分的需求就不同。如抗旱能力强的刺槐、丁香等耐旱苗木,对水分要求不高,水多时则要做好排水。其他一般苗木则需要保持土壤的湿润,结合当地的情况适当浇水!
关于【苗木水分指标是什么】和【为什么有时候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容易枯萎】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