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苗木开采可以办证吗,朴树是名贵树种吗?
不算的!朴树属于落叶乔木,树苗皮粗糙,灰褐色,不开裂,朴树分布于淮河流域、秦岭以南至华南地区。百然森苗木基地栽培历史长达上10年,朴树具有一定的抗旱性,也耐水湿,耐寒;一直以来都是优良园林绿化树种首选之一。
两带双核四板块是什么意思?
两带:即灞河生态产业带、环山路乡村振兴示范带;双核:以灞河为城中河,一河连三区,按照旅游城市的标准,建设最美县城;以汤峪温泉、玉山红酒、华胥家艺小镇为引擎,以“六个一体化”为引领,形成“3+6”的特色小镇集群。
四板块:突出“生态+秦岭保护+河湖长制+廊道+苗木花卉+田园综合体”建设,以“一山两河两绿道”为重点,打造大水、大绿、大湿地,大花园、大果园、大公园,建设秦岭北麓生态保护休闲运动板块;

突出“旅游+文化+餐饮+康养+休闲”,建设白鹿原文创新区板块;
突出人的城镇化建设理念,建设西川两园两镇产城融合板块;
突出增绿增收这个核心,建设横岭现代农业板块。
1500米海拔合适种柚子吗?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南陲,东连陕西,南接四川,西邻甘南藏族自治州,北依定西北边系北秦岭断裂割式山地,海拔一般在1500--2700米,相对高差500米左右,为
猕猴桃对环境有何要求?
猕猴桃是具有丰富的氨基酸与矿物质的水果,在我国陕西、四川、湖南、湖北等地多有种植。
猕猴桃种植对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主要有地形、温度、光照、水分、土壤和风力等几个方面。
(一)地形。地形对猕猴桃的丰产、稳产和长期高效的影响很大。猕猴桃喜温暖、温润的气候,阳光充足、凉爽、植被好、海拔在500~800米的丘陵和山区缓坡地,较适合猕猴桃种植。高于海拔1000米,积温低,昼夜温差大,会导致猕猴桃生长周期缩短,容易发生冻害。低于海拔500米,往往因干旱和阳光辐射过强而增加管理难度和成本。
(二)温度。
猕猴桃树属于不耐高温果树,正常的生长和发育,温度是最关键的。温度要求一般在年平均气温 10℃以上,最佳年平均温度为12~17℃,1月平均温度0~4℃,7月平均温度26~30℃,冬季最低气温-4℃以上,夏季最高气温33℃以下,≥10℃有效积温4500~5200℃,无霜期160~270天。
(三)光照。
猕猴桃幼苗期喜阴凉,需要适当遮阴;成年树属于中等喜光性树种,喜半荫环境,要求日照时间 为1300~2600小时,自然光照强度以50%左右为宜。在山区缓坡地种植,可在东南坡种植为好,在南坡种植会因阳光直射、没有遮阴常发生“日灼”。在叶片、果实、枝蔓和主干上多有发生,以果实、叶片和老弱的藤蔓受害较多,尤其是叶片和果实, 灼果率和落果率可达30%~50%。
(四)水分。
猕猴桃抗旱耐涝能力比较差,水分不足容易影响枝梢生长,叶片变小,叶缘枯萎,严重会出现落叶、落果现象;水分过多,容易造成果实开裂,如果排水不良造成积水,会引起根部腐烂,落叶,甚至植株死亡。一般在年降水量在1000~12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在75%以上的地区,均能满足猕猴桃生长发育对水分的要求。
(五)土壤。
猕猴桃的根系为肉质根,呼吸作用强烈,需要土壤的的氧含量较多,也就是要有必需的土壤透气性。沙质土透气性、透水性好,但是很难锁住水分,保肥能力差,土壤营养不良;粘性土透气性、排水能力差,容易造成涝害,但是保肥能力好,土壤养分充足,土壤兼有沙土和壤土的特性,不仅可以满足猕猴桃根系旺盛生命活动的需氧量高的特性,利于根系向下深入扩大吸收范围,获得较多的矿质营养和 水分,又具有较优良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最适宜栽培猕猴桃的土壤。
(六)风力。
猕猴桃的叶片大而薄,脆而缺乏弹性,容易遭风害,轻则叶片边缘呈撕裂破碎,重则整个叶片几乎全被吹掉,新梢上部枯萎,甚至新梢从基部劈裂,枝上的花蕾或花朵也会受损伤。猕猴桃种植需要考虑风力的影响,根据地势情况,尽量选择避风的地块种植,做好放风害措施。
猕猴桃种植提高产量,主要是注意种植地选择、品种选择和管理几个方面。
(一)种植地选择。猕猴桃种植高产,需要考虑苗木生长发育对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素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种植地。
因猕猴桃生长发育的温度、水分条件:年平均温度12~17℃,1月平均温度0~4℃,7月平均温度26~30℃,冬季最低气温-4℃以上,夏季最高气温33℃以下,≥10℃有效积温4500~5200℃,无霜期160~270天;水分年降水量在1000~12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在75%以上等因素,种植猕猴桃应选择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热量充足的地区。
根据地形和土壤条件,应海拔在500~800米,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和交通方便的地方种植,如果是在低山、丘陵或平原等地区种植时,应当具备适当的排灌设施,保证雨季不涝,旱季能及时灌溉,满足猕猴桃水分需求。为防止风害,可在四周做好防风措施。
(二)品种选择。猕猴桃品种选择可根据当地的优良品种的特点而选定。
猕猴桃品种在我国有62种,根据商品化适合园林种植的品种主要是:美味猕猴桃和中华猕猴桃。
中华猕猴桃具有成熟期较早,果实的耐藏性差的特点,美味猕猴桃则成熟期较晚,果实的耐藏性较好。果园种植,需要注意早中晚熟品种的搭配,避免品种单一成熟期太集中,但同一园内品种也不宜过多,每一品种都要有一定规模的生产量。
搭配种植可以充分利用猕猴桃的成熟期,使猕猴桃得到充分管理,提高产量。
(三)管理。猕猴桃种植想要高产,必须做好管理,猕猴桃种植管理可以根据不同季节,进行季节性管理。
(1)春季管理。
猕猴桃春季管理非常重要,管理的好对质量和产量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春季管理主要有早春防冻害、绑蔓抹芽、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
1.早春防冻害。
一些地势低洼区的果园,受冻害比较严重。在早春要多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在气温低至2℃左右时,要及时做好预防工作。
主要措施:预报有晚霜冻前,对果园灌水、熏烟、放置烟雾发生器,树体喷磷钾源库等;2月中下旬,对进行树干涂白。如果冻害已经发生,要在冻害发生后12小时内抓紧喷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叶面型+芸苔素内酯缓解。
2.绑蔓抹芽。
因为冬剪留枝量大,树梢在架面难以合理分布排列,交叉、重叠拥挤严重,不利夏季树梢生长,加上绑法不规范、不正确,枝条虽然已绑缚,但夏季遇到大风容易拥挤移动,形成树冠郁闭,需要进行调整。
绑蔓主要在伤流期开始后枝条软化后至萌芽前进行。
具体方法:选定主蔓,沿中心铁丝绑缚。然后,在其剪口下3、4芽后枝段涂抹启芽,促进其上冬芽萌发。将其余枝蔓均匀地拉向架面,与主蔓垂直均匀拉平。现蕾后,摘除主蔓上萌发新梢的全部花蕾。弱梢顶端生长点涂抹抽枝宝,促发旺枝。其余枝蔓结果后疏除或回缩。4月开花前,及时将下垂结果枝拉向前方铁丝。
抹芽是春季树体管理最重要的环节,在芽体萌发到5~10cm左右的4月中上旬(南方提前至3月中上旬),对结果母枝上的背下芽、细弱芽、过密芽、双生芽、畸形芽、迟发芽、树梢顶部营养芽要及时抹除,减少养分无效消耗,保证每平方米14~16个结果枝即可。
3.施肥管理。
针对猕猴桃萌芽至抽发枝条、花蕾发育,及叶片扩展阶段对氮素营养需求量较大的特点,盛果期树萌芽前可追施高氮低磷低钾复合肥,按N25%、P2O510%、K2O10%的比例搭配,施足氮肥,合理搭配适量磷、钾肥。
冬季未施用农家肥的果园,春季及时施用农家肥。可加入含有机质的生物有机肥或商品有机肥,或完全腐熟的农家有机肥,以降低土壤溶液中高浓度氨离子对猕猴桃肉质根的伤害,同时化肥溶解后被有机肥吸附保蓄,既减少了肥料养分的流失,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对于未完全腐熟的农家肥务必地面撒施,腐熟的农家肥可以条状沟施,亩用农家肥4-6方。
单株追肥,可追施高氮低磷低钾复合肥1kg加0.5~1kg生物有机肥或发酵油渣或动物骨粉或商品有机肥。在确保前期营养生长对氮磷钾的需求基础上,还要追施足量中微量元素肥料。
4.病虫害防治。
对于一些春季常见病虫害,可以通过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进行防治。
溃疡病。溃疡病是猕猴桃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春季是溃疡病发病症状主要表现期。
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减少冻害发生,主要是树体冬季防寒保暖,如树体保温材料包扎,涂、喷防冻剂等。避免冬春灌溉,由于灌溉可增加园区湿度,增加树体自有水含量,有利于溃疡病害繁殖进而侵染,避免冬春灌溉可减少发病率。选用生物菌剂进行树体涂抹喷防,伤流期前,对主干、主蔓、所有分叉口、结果母枝基部15厘米涂药,可选择噻霉酮膏剂、硫酸铜膏剂、中生菌素膏剂等。发病严重的园,萌芽前20天左右喷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病较轻的可在萌芽前7~10天喷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叶面型800倍液+噻菌酮500倍液喷雾。细菌性花腐病。萌芽前后重视细菌性花腐病的防治。
在花蕾分离期喷碧护10000倍液加3%噻霉酮3000倍液或1.5%噻霉酮2000倍液或33.1%喹啉酮800倍液预防。在侧蕾疏除完毕后,喷碧护10000倍液加0.15%梧宁霉素800倍液或5%菌毒清400倍液,促进疏除侧蕾后留下的伤口快速愈合,杀灭和防止花腐病菌侵入。对细菌性花腐病发生较重的园或树,在花蕾露白至开花3天前再喷1次15000倍液碧护加4%春雷霉素600倍液或5%菌毒清500倍液喷雾。叶斑病。叶斑病可在4月下旬现蕾期,提前选用保护性杀菌剂:杜邦易保,大生M-45,安泰生,代森锰锌等进行保护性预防。
金龟甲。春季随着地温回升,潜伏土壤的越冬成虫和地下幼虫蛴螬开始危害。金龟甲主要是苹毛金龟甲、茶色金龟甲和铜绿金龟甲,以蚕食猕猴桃的嫩芽体为主,生产上应以物理防虫黑光灯或糖醋液效果最好,虫口量大时,也可用毒死蜱进行喷防。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等,可选用辛硫磷颗粒剂亩用3-5斤拌土撒防。
斑衣蜡蝉。可以结合春季绑枝,继续将主干或主枝上的越冬卵块进行刮除,4月下旬一代幼虫期可结合防病一并加入菊酯类农药进行喷防。
蚧壳虫。蚧壳虫危害猕猴桃的主要是桑盾蚧,是一种顽固性,较难防治的刺吸式害虫。
可以重点抓住越冬成虫春夏交接出壳活动初期,南方在4月中上旬,北方在5月中上旬。可选用矿物油或蚧死净等进行喷防。严重的单株,可用高浓度石硫合剂涂刷。
(2)夏季管理。
夏季管理主要做好防晒伤、肥水管理、修剪整枝和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
1.防晒伤。
猕猴桃喜阴,夏季高温对猕猴桃容易造成晒伤。猕猴桃叶片肥厚,蒸腾作用大。水分不足时,在高温烘烤下,叶片会迅速卷曲枯萎。在严重的情况下,叶子表面大面积干燥,果实会形成晒斑。
预防晒伤最直接的方法是遮光,设置黑色遮光网或放置水果袋,可有效减少猕猴桃因阳光直射而晒伤的发生。
洒水灌溉是在阳光充足的早晨降温、增加果园湿度的一种灌溉方式。果园草坪还可以利用杂草来分配热量和节约水分,从而调节果园的小气候环境。夏季草坪果园的温度比非草坪果园低8℃左右,增加了果园的湿度,是防治晒伤的有效措施。
2.肥水管理。
在7月份,猕猴桃果实进入了膨大和糖转化的后期。这个时期是猕猴桃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肥水管理直接影响果实成熟后的干物质含量、糖含量和风味。因此,这个月的肥水管理是非常重要。
施肥以钾肥为主,磷肥为辅,控制氮肥的施用。雨后施用高钾复混肥、水溶性肥料滴灌或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通过添加含钙培养基和微量元素肥料,可提高果实的硬度和风味。添加油菜素内酯可以增强树木的抗逆性。
夏季雨水多,雨后及时排水沟排水,避免积水,造成根系缺氧腐烂。在高温干旱天气情况下,注意检查土壤水分,及时灌溉,保持田间土壤水分在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适当增加灌溉次数或数量,注意不要在下午最高温度下灌溉,也不要灌水过大。
3.修剪整枝。
夏季嫩枝在7月份生长迅速,与果实争夺营养,因此还需要修剪,以协调果实和新梢的营养供应。控制新梢的生长可以增加果实的营养,提高果实的品质。
发芽:从树干上除去潜伏的芽,从根上除去分蘖。应注意主藤芽和更新区是否应保留为明年果实的母枝,如不应保留,应尽快直接擦除。
间伐和修剪:猕猴桃有强壮的枝干,大的叶子和容易在架子下遮荫。叶幕层过厚的树木,建议去除无果、不能使用的枝干、病虫枝干和旺盛的枝干,将扭曲的枝干修剪到8-10片,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4.病虫害防治。
病害。病害:7月份“护叶”工作尤为重要。应注意早期落叶如褐斑,考虑叶病如灰霉病、炭疽病等,并提前用药预防。黄连素或曼可用于预防褐斑病。
发病初期应用地非诺康唑、嘧啶酯、特布康唑防治褐斑病,应注意轮作。
虫害。害虫:主要有甲虫、小斑翅目、香椿、蚧壳虫等。
夏季是成虫活动的高峰期,成虫在夜间取食时可被杀虫灯困住或喷洒杀虫剂致死。此外,还应注意黑斑夜蛾的发生。成虫可被糖醋溶液诱捕,幼虫数量可由苦参素、多角体病毒、多杀真菌剂、拟除虫菊酯等控制。
(3)秋季管理。
秋季是猕猴桃花芽分化和养分回流进行贮藏的重要时期,树体养分积累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树体越冬和来年的产量和果实品质,也是当年中晚熟未上市品种果实增重、提高果品质量的关键时期。
秋季管理主要做好:整枝修剪、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
1.整枝修剪。
摘心。对二次梢留8~10片叶摘心或对三次、四次梢留3-5片叶反复摘心,使摘心后的枝条增粗和加速木质化。
疏枝。枝梢生长缓慢时,要注意后期秋梢的萌芽去留,如早秋梢着生位置适当且用作充实树体结构的可保留,其余抹除。对于叶幕层过厚的树体进行适当的修剪,达到通风透光效果,提高树体光热需求,促进果实品质提升。
疏果。树上伤果、变形果、病虫果和僵果,需要及时摘除,使树上果实规整。
2.肥水管理。
秋季雨量集中偏多,园区排涝极为重要。果农应随时检查积水情况,疏通沟渠,减少因积水、高温、多湿对根系的损害。
在夏末秋初,气温偶尔也会在35℃以上,加之气候干旱产生干热风,导致猕猴桃叶缘干枯上卷,果实被灼伤,从而影响果实发育和养份积累,特别是种植中华猕猴桃系列品种危害严重,所以高温干旱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浇水保湿。
果实在采收前20天内,园地不能施化肥,避免影响果品品质和贮藏效果。采果后,叶片内失去大量营养,此时补给树体养分尤为重要,所以,宜早施秋季基肥。肥料应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也可以混入一部分化肥以增进肥效,如尿素、硫铵、硝铵、过磷酸钙、硫酸钾等。
施肥量以果园树龄大小及结果量、土壤条件来确定施肥量,秋季施基肥量应占全年施肥总量的60%~70%,一般中等肥力的土壤,幼龄树(1~3年生)每公顷施优质农家肥2000~3000千克;纯氮4~8千克,纯磷3~7千克,纯钾3.2~7.2千克。成年树(4年生以上)施优质农家肥4000~6000千克;纯氮14~20千克,纯磷12~16千克,纯钾14~18千克。施肥时,应将化肥和农家肥充分拌匀。
3.病虫害防治。
秋季病害主要是以防治溃疡病为主。立秋气温下降后,猕猴桃溃疡病容易入侵,需要重点防治溃疡病发生,每10~15天喷一次杀菌剂,连喷3~4次,保护性杀菌剂、医治性杀菌剂可替换使用,还可喷施20%噻菌铜600~800倍液、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中生菌素600倍液、30%壬菌铜水乳剂等杀菌剂。
在采果及落叶后,对全树枝蔓立即喷一次药剂,避免溃疡病菌从果柄、叶柄痕向枝蔓内侵入,药剂可选用叶枯唑、噻霉酮、噻菌铜及春雷王铜等。
因为猕猴桃树体载果量大,又处于秋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树体比较容易感染黑斑病、褐斑病、轮纹斑病等真菌性病害,导致早期落叶。所以应在易感病品种的嫁接口上下、枝蔓分叉处纵划并涂抹膏剂噻菌铜、防腐油等药剂。
秋季虫害主要预防蚧壳虫、蛾类螟虫等虫害。介壳虫主要以针状口器插入枝干组织中吸取汁液,在枝条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介壳,造成枝叶枯萎,8-9月份,蚧壳虫处于旺盛孵化期,可用硬毛刷或细钢丝刷涂抹寄主枝干上的虫体。叶蝉成虫、弱虫吸食芽、叶和枝梢的汁液,被害叶初期叶面出现黄白色斑点,逐渐扩成片,使整片叶变成苍白色,造成叶片失绿,甚至使叶片提早脱落,严重影响光合作用。
虫害可以综合防治方法,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72%的农用链霉素500倍液、2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7-10天1次,连喷2次,并清除果园内、外杂草。
(4)冬季管理。
进入入冬期,猕猴桃的冬季管理主要是防冻、冬剪和清园工作。
1.防冻。
猕猴桃树是一定要做好防冻措施的,而且要提前进行,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采果后,需要增施有机肥,让土壤获得营养从而实现改善,增强果树防寒能力。落叶后,对树干涂抹防冻剂,如黄腐酸钾、氨基酸钙、氯化钙等。在上冻之前对猕猴桃树进行一次冬灌。对于幼树植株进行培土,保护根茎。在降雪后,应及时摇去猕猴桃树体上的积雪,缩短树体受冻时间;园内堆草熏烟,促使树体上的冰雪快速溶化;冰雪融化后用石硫合剂喷洒树体;雪后及时校正棚架,整理枝条。2.冬剪。
猕猴桃冬季修剪,平均温度在0-5℃之间修剪最为合适,一般在在秋季落叶后半个月到第二年伤流期前一个月的时间内进行为宜,目的是使幼年树尽快成形,适期结果;成年树生长旺盛,丰产稳产;老树能更新复壮,延长结果年限。
幼树修剪。未结果的幼树以培养主干和树冠为主。未上架的幼树如果达到架面高度但没有分枝,需在1.8米左右位置选留一个饱满芽在其上2厘米左右位置剪截;达到架面高度的已有分枝,可在主干上端选留2条方向相反、生长健壮而充实的枝条,长度保留1.0~1.8米,用作永久性结果母枝培养,其余全部剪除;未达架面高度的苗木,可选留健壮直立枝条,选择一个饱满芽处在其上2厘米处进行剪截,以利于第二年继续生长达到上架高度,之后管理同前。
成年树修剪。成年雌株树修剪主要包括对结果枝、营养枝、结果母枝、徒长枝的修剪,要注意清除病虫、死、弱枝蔓。结果枝结过果的部位没有芽眼,第二年不能抽生枝条,但结果部位以上的芽,形成早、发育程度好,留作结果母枝时,常能抽生较好的结果枝。
衰弱树修剪。在盛果期以后及时进行枝蔓更新修剪,可将老结果枝回缩到新选留的结果母枝,达到更新的目的。
若结果母枝基部有生长充实健壮的结果枝或营养枝,可将其回缩到健壮部位。若结果母枝较弱或分枝过高,则应从其基部有潜伏芽的部位剪除,剪截部位应掌握在芽上3厘米处,促使潜伏芽萌发,选择一个健壮的新梢作为翌年的结果母枝。
3.清园工作。
清园工作一般是冬剪后进行,主要包括清理剪枝、铲除杂草、清沟整畦、病虫预防等。
剪枝可以带出果园进行处理,以免病枝所带病菌对果园形成二次感染。
需要注意刮除翘皮、处理虫卵,以降低下年的病虫基数,之后树干涂白。
病虫预防可选用石硫合剂,也可根据病虫发生情况针对用药,树体、地面、立柱、架材、篱笆等都要喷到。
猕猴桃对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可以根据猕猴桃树的生长环境条件,选择优良品种,选择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合适种植地,在不同季节做好季节性管理,提高猕猴桃产量,达到高产目标。关于【秦岭苗木开采可以办证吗】和【朴树是名贵树种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