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立泉表示,10年来,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蓬勃发展”。 非遗传承诺的发展卓有成效。 中央西藏自治区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4亿余元,各类无形项目得到有效传承保护和发展。 继续健全四级无形遗产名录体系,全区现有联合国人类无形遗产代表作项目3项国家级代表项目106项,代表传承人96人; 自治区级代表项目460个,代表传承人522名; 2034项,1050人列入市县级名录。 没有遗特色的县乡村有8个,遗址地有19个,校园示范基地没有留下来29个。 截至2021年底,共安置非遗工坊121家,直接带动用工2271家,实现3053人月增收3200余元。
图为藏戏演出。 资料图赵朗摄
甘立泉还表示,西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0年来日益完善。 文化设施网络不断健全。 目前全区图书馆82个,组团艺术馆8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697个,建设文化广场1600多个,74个县配备舞台车图书车,基本形成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示范建设持续推进。 宁蒂市山南市拉萨市日喀则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那曲班戈县“乡音乡情—牧区流动文化服务机构”阿里尔县“县艺术团建设机构”等7个项目列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编制内容。 打造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4个,命名自治区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89个。
图为藏戏演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