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修剪技术是什么样的,树木快速生长技术?
、保叶要保水,保持足够的水分是保持叶片的关键措施。(我们再给发财树浇水时,最好上使用雨水。若使用自来水,可以贮藏放置几天再使用。在浇水时,在水里加一点尿素、钾肥、硫酸亚铁,养分充足发财树很快就能长出嫩芽。)
2、修剪嫩梢、打破顶端优势,促进侧芽、腋芽等芽体的萌发。3、对7—8公分胸径以上的树木,应树体悬挂“快活林吊针液”或“树干注射激活液”,补充营养,促芽萌发。法桐树修剪国家标准?
1.法桐修剪期:
一般来说,修剪的最佳时间是当枫杨幼苗的侧芽长出2-3片叶子时,在木质化开始之前,可以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嫩侧枝的基部,用力向侧面掰断。在苗木的生长过程中,要及时修剪小枝,拔掉小枝基部隐藏的芽,省工省料,增加生长量,培育出茎杆光滑整齐的优良苗木。
2.法桐幼树修剪:
油桐幼树修剪整形时,应根据绿苗的特点,预留一定的树干高度(2.5m ~ 3m),固定树干应切掉主枝,上部选择三个不同方向(交角120°)的枝条进行短切修剪。发育期,法桐适时抹芽,促进其三大主枝生长。冬季修剪时,可从每个主枝上选择两个合适的枝条进行短切,形成六个小的附属枝。第二年冬季修剪时,可在6个小的附属枝上各选择2个分枝进行短切,从而形成3主枝、6分枝、12叉的枝形。之后每年冬季可修剪主枝的三分之一作为主枝的延伸枝,弱枝可保留作为附着枝。剪去过多的侧枝,使剩下的侧枝相互交替,但长度不能超过主枝。及时回缩修剪生长旺盛的枝条,及时剪除病虫枝、重叠枝和直立枝。使皇冠紧凑、丰满、饱满、美观。
幼树生长后每隔三至四年,应在冬季将树砍掉。一般第一次保留的三四个主枝可以基本不变,之后每个主枝上可以保留一到两个粗壮的小枝,剪短时长度可以在20到30厘米。小枝上的侧枝可根据具体情况保留。如果树旁的通讯线不高,只能保留第一次晾晒后剩下的3 ~ 4根短主枝。这样可以降低整棵树的高度,增加枝叶的透光率,不会影响其生长,很好地保持树形。
3.梧桐树冬季整形修剪:
桐树的冬季修剪可在秋冬桐树叶脱落、土壤冻结、树体休眠至次年春天树液流出之前进行。对于新栽的幼树,当茎高达2.5至3米时,称为“定干”。在观察整树情况,决定今后培育方向的基础上,修剪可以先剪直立枝和下垂枝,再剪病虫害枝、交叉枝、细弱枝、向内枝和影响交通设施的枝,最后留3 ~ 4个健壮主枝。留下的主枝要有利于以后整形,生长旺盛,开角适中。选择主枝后,在靠近基部30-40cm处剪短。切断处要光滑,不损伤树皮,切断处要涂护创剂,避免病虫害和水分蒸腾。抚平伤口还能促进骨痂形成,有利于伤口愈合,防止细菌感染。保护剂可以是蜡、白漆、桐油或油漆。
盆景修剪方法技巧?
修剪是树木盆景造型的一种主要方法,又是维护树形不可缺少的手段。修剪对协调树木盆景各部分的合理生长,维持盆景的优美姿态,促进开花结果,防治病虫害,都有重要作用。
修剪的时间因树木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落叶类树木一年四季均可修剪,如在春夏季树木生长期,可随时剪除病枝、枯枝和细弱枝,剪除或剪短陡长枝。落叶类树木的强剪或细剪,应在落叶后的休眠期进行,因树木落叶后,视线清晰,对枝干的去留和枝条剪口角度的正确处理都有利。在修剪前要分清枝条芽眼的生长方向,正确取舍。
一根枝条,一般在其左右两侧都有芽眼,如欲使枝条向右侧发展,就在欲留枝条理想长度的右侧芽眼前方把枝条剪断。因为树木的芽有顶端生长优势规律,在枝条顶端的芽生长最快,在右侧芽眼的新枝生长后,就达到向右侧发展的目的了。
如果修剪时不看枝条顶端芽眼趋向而随便修剪,当新枝长出后才发现,按树势应向右侧发展的,结果却向左侧发展了。为达到预期目的,还得进行蟠扎,既费工又费料,蟠扎出来的枝条也不自然。
观花类树木的花芽多数在当年生的枝条上形成,修剪应在花落后进行。如梅花、迎春花,可在花残败后,对枝条进行一次修剪,一般枝条留2-3个芽,需要伸长的枝条可适当多留几个芽。修剪后,可促使新芽生长,有利翌年开花。
观果类树木的修剪要因树而异。如石榴,是在结果母枝长出的新枝上开花结果,一个新枝一般开1~5朵花,其中一朵在新枝顶端,其余在腋生小枝上,枝条顶端的花最易坐果。因此,在石榴开花座果前,不能将当年生的新枝梢去掉。福建茶、火棘等一些树木,开花结果多在短枝上,待开花结果后,可把长枝剪短,留下2~3节,使其形成结果母枝。
松柏类树木的修剪,宜在每年3~5月份进行。因南北方树木发芽生长期差别较大,具体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对松树类树木,主要是以摘芽来控制其生长,以保持树形。当新芽伸长、针叶还没有放开时,根据造型的需要把新芽剪除一部分。对影响造型的多余枝条,可趁树液尚未达到流动旺盛期时,将其剪除或剪短。一些萌发力强的树种,如六月雪、雀梅等,每年要修剪四五次方可保持树型。生长缓慢的松柏类树木每年修剪一次即可。
绿篱修剪方法?
绿篱的整形修剪:绿篱又称植篱、生篱。在公园、街道或专用绿地绿化时,常用各种形式的绿篱划分绿地或分隔空间,使园林布局规范化。绿篱还可以为花镜和甬道做镶边装饰,或用于庭园防护围墙,起到阻止人们穿行和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同时使某些局部独立成院或自成一景。高篱有障景的作用,为了避免游人有一览无余的感觉,常用高篱作屏障,也可以用高篱将杂乱的环境遮蔽起来,起到助园填景的作用,又可以作雕像、山石、喷泉等背景。
绿篱可根据高度不同划分为以下类型:矮绿篱,高度控制在0.5米左右;中绿篱,高度约1米;高绿篱,高度在2~3米以上。构成绿篱的植物种不同,则名称也随之改变,如用带刺的植物,如小檗、火棘、黄刺玫等做植篱,称之为刺篱;如用开花的花灌木,如栀子花、米兰、七姐妹蔷薇等做植篱,则称为花篱。常见的绿篱形式有自然式和整形式两种。前者不进行人工的整形,任其自然生长而成。而整形式绿篱是以人们的意愿和需要不断地修剪成各种规则的形状,形成一条整齐的、具有艺术性的绿色墙垣。整形式植篱在栽植的方式上,通常多用直线形,但在园林中为了某些特殊的需要,亦可栽植成各种曲线或几何形。在整形修剪时,立面的形体必须与平面的栽植形式相和谐。栽植绿篱时,可采用一年生苗和二年生苗,但以2~3年生的苗最为理想。
绿篱的栽植株距一定要按生物学特性的要求确定,要给绿篱植株日后生长发展留下一定的空间余地。采用开花灌木作绿篱,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按20~30厘米左右的株距,双行成品字形栽植;如果采用开花灌木做绿篱,通常按50厘米左右的株距;如用丛生性很强的蔷薇做花篱,株距一般应在1米左右。
每行绿篱只能选择一个树种,不能随心所欲地去胡乱搭配树种,所有苗木的高度、干径、分枝等大体上要相一致,以便为今后进行整形修剪打下良好的基础。定植后的绿篱,最好任其自然生长一年,以免因修剪过早,妨碍地下根系的生长。
从第二年开始,再按照所要求的绿篱高度开始进行短截修剪。修剪时要依苗木大小,分别截去苗高的1/3~1/2。为使苗木分枝高度尽量降低,多发分枝,提早郁闭,可在生长期内(5~10月)对所有新梢进行2~3次修剪。在2~3年内如此反复进行修剪,直到绿篱的下部分枝长得匀称、稠密,上部树冠彼此密接成形为止。绿篱成形后,可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习性和实际需要进行整形修剪。自然式绿篱一般不进行专门的整形修剪,在栽培过程中仅作常规修剪,将老、弱、枯、病、
关于【苗木修剪技术是什么样的】和【树木快速生长技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