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大利进口的苗木是什么,5bb砧木和贝达砧木区别?
5bb砧木的优点:抗根瘤蚜,抗线虫,抗石灰质较强,可耐活性钙。扦插生根率较好,室内嫁接成活率高。生长势旺,使接穗生长延长。5bb砧木的缺点:不适于太干旱的丘陵地。5BB是意大利第一位的繁殖品种,占其总量的,也是德国、瑞士、南斯拉夫、奥地利、匈牙利等国的主要砧木品种。
贝达砧木的优势是贝达砧木抗冻,因为贝达砧木抗冻能力强, 所以说在相同温度下,贝达砧的萌动时间比较早,所以说贝达砧的阳光玫瑰苗木一般是萌芽早,发育早,相同时间内果实的成熟度就高。
葡萄栓皮病怎么预防?
没听说栓皮病,你所说的是不是果皮粗糙啊,我大致猜你问的得就是说果皮粗糙。原因大都是外部伤害造成的,但细分的话也有讲头。找了几张照片细讲一下。
下图是药斑,打刺激性的药烧的。
下图是打药温度过高造成的,高温下毛孔张开,遇到药液的刺激后葡萄部分气孔位置受伤形成刺。一般膨大剂配比不当或者使用不当会这样。
下图是水锈,雨水刺激幼嫩的表皮形成的锈斑,喷药时配比不当也会产生锈斑,
下图是药斑,乳油的农药会画出黑圈,粉剂的农药会画出白圈,如果农药有刺激型,那么药斑的圈就是下图这样。下图是阴天或者傍晚打药,药滴没干,药液中的某些成分起反应散热,热气烧伤果皮。
下图是蓟马造成的,幼嫩的果粒表皮经不起蓟马的挫伤,就会结痂形成疤痕。
这些都是小细节,但会大大影响果粒的商品性,卖不上价甚至卖不掉,大大咧咧的粗放管理是行不通的,未来唯有精细化管理,让葡萄高精品率才好卖。
农村栽大榛子?
大榛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下面简述一下如何大榛子如何种植:
1、苗木选择
选择 1~2 年生压条苗。苗木质量标准:苗干高度 50 cm 以上,地径直径 0.5 cm 以上,木质化根系5 条以上,木质化良好,发育充实,苗壮,芽饱满,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Ⅰ级苗木。对各品种苗木分别涂不同颜色的铅油进行品种标记,以免栽培时造成混乱,并且有利于相互间的授粉。
2、栽植密度
新建的榛子园,株行距采用 2 m×3 m,每亩 111 株,虽然密度大点,增加购苗投入,但可以提高前期单位面积产量。
3、栽植方法
平地栽植行向应南北行,有利于树体受光均匀,山地则沿等高线栽植。栽植前进行苗木根系修剪,修剪去根系长度的1/3。秋季按设计标准株行距进行拉线定点,在确定的点上挖栽植坑,直径50cm×50cm,坑深 25 cm。施入 10~20 cm 腐熟的农家肥,在农家肥上铺5 cm 厚的表土。明年春季进行栽植。栽植过程中要使苗木根系舒展,边埋土边提苗,边踩实,然后抚一层表土,埋土深度不超过基径 3 cm。最后再在苗木周围筑土围堰,便于浇水,浇水后要盖黑色的地膜,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4、栽植时间
一般在 4 月 20 日左右土壤解冻 25 cm 以上,榛苗未萌动之前为宜。
5、苗木定干
定干高度 50 cm,定干后在剪口上涂铅油进行封顶,防止水分流失。
6、榛园管理
6.1中耕除草
生长期注意深翻、扩穴、除草和松土。将榛树栽植穴以外的土壤深耕 30~40 cm,宽 50 cm,每隔平欧杂交大榛子栽培技术
6.2施肥方法
分为秋施基肥和追肥两种。施基肥在秋季摘果后至上冻前完成,也可结合深翻时施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分土壤施肥和根处追肥两种,土壤施肥可采用环状沟施肥,放射状沟施,条沟施肥和穴施肥,以复合肥为主,深度在 20~30 cm 为宜。根外追肥也就是进行叶面浇肥,重点在花前、花后、幼苗期及果实生长后期在叶面喷 0.3 %~0.5 % 尿素或磷酸二氢钾等。
6.3灌溉排水
新定植苗,必须及时灌水。用压条繁育苗木定植的榛子园,在生长前期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栽培园每年一般灌水 3 次,可结合施肥同时进行。第一次在发芽前后,第二次在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再浇一次封冻水。灌溉强度以水浸湿土壤深度 40 cm为宜。灌水后应及时松土,防止造成土培板结。
6.4整形修剪
本地栽培以单干形为主,此种树形要保留一个主干,干高 50~70 cm,在主干上选留 3~4 个分布均匀的主枝,主枝上选留侧枝,侧枝上着生副侧枝和结果母枝。形成矮主干,上部为自然开心形树冠。冬季修剪在榛树休眠期进行,一般多在春季树液未流动前进行,当地在 3 月修剪。盛果期树,各主枝的延长枝要轻剪,剪掉其长度 1/3 或 1/2,促进发生新枝。树冠内膛小枝,剪除细弱枝、下重枝、其余短枝一律保存,留做结果母枝。为了增加花芽量,提高产量,对中庸枝、短枝不修剪,只轻短截各主侧枝的延长枝。幼树在确定主枝后,每年需剪除萌蘖枝 2~3 次 ( 为了繁苗除外 ),以减少萌蘖枝与榛树争夺养分。进行冬季修剪(春剪除外),为减少枝条风抽失小,对较大剪口要涂封铅油。
7、病虫害防治
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枝梢、幼芽和果苞。防治方法:改善榛树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在 5 月中旬至 6 月中旬,用多菌灵 800 倍液,式甲茎托布津800 倍液,进行树体喷施,每隔 7~10 d 进行一次。
泉州刺桐城的由来是什么?
清道光《晋江县志》载:“(泉州)子城环植刺桐,故曰刺桐城。”“其称刺桐,当在子城之时”。泉州城垣在子城之后又建衙城与罗城,并绕城种植刺桐树。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8》:“五代时,留从效重加版筑,绕植刺桐。”
刺桐,落叶乔木,树皮灰色、有皮刺。原产热带亚洲。随着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的兴盛,刺桐由商人传入泉州,种之街巷,蔚然成风,泉州故称刺桐城。蕃商因称泉州港为刺桐港,泉州出产的的丝绸、陶瓷为刺桐绸、刺桐缎、刺桐陶瓷。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于1292年初从泉州启航离开中国。归后在其《马可·波罗行记》中,亦以刺桐称泉州。
唐宋间游历泉州的文人墨刻,多有吟咏刺桐的诗文传世,元代以后则少见,其原因可能是刺桐树少了。至泉州解放时,城内竟无一株刺桐树。
泉州解放后,历届市政府都把种植刺桐树作为市政建设重要项目来抓。从搜集树苗、建立苗圃、扦插繁育,到1961年在开元寺修建石栏后,种植19株刺桐树于石栏临街一边。随后又在西街影剧院前面广场种植刺桐树4株,在开元寺内东塔周围和开元慈儿院附近共种植刺桐树几十株,顺利完成首批刺桐种植任务。刺桐花才重现泉州城。
关于【从意大利进口的苗木是什么】和【5bb砧木和贝达砧木区别】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